河南方城:强化人才支撑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新闻网  时间: 2017-09-01 23:19

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河南省方城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狠抓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确保2017年实现全县全部脱贫摘帽。2016年,在各类人才的共同努力下,实现1.63万户25534人稳定脱贫、40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

发挥党政人才政治优势 引领脱贫攻坚

近年来,该县推动各级各类干部人才资源沉到脱贫攻坚一线,突出把“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人才,选派到贫困乡村锻炼,全面提升扶贫干部人才队伍素质,激活本土干部人才引领脱贫。

狠抓扶贫队伍建设。组建4个作风纪律问责组、8个督导组、15个驻村工作总队,从全县79个县直部门选派97名驻村第一书记、294名驻村队员,组建94个定点帮扶驻村工作队,目前,全县直接参与扶贫攻坚公职帮扶人员5777人。

优选驻村第一书记。统筹考虑贫困村脱贫难度与选派单位综合实力、村里主要矛盾与选派单位职能和第一书记个人专长,因村派人,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下去,保证94个贫困村都有一名县派第一书记,并注重从有项目资金优势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选派。

配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换届中,大力选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党政正职,在12个贫困乡镇增设1名专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15名在乡镇扶贫工作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了提拔使用。

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对村“两委”班子队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综合分析,对不会为、不作为、乱作为的104个村“两委”班子进行了集中整顿,采取“从现任干部中挑、从后备干部中推、从退休干部中请、从机关干部中派”等办法,把宗旨意识强、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的57名优秀人才及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

发挥回归人才创业优势 推进脱贫攻坚

紧紧抓住本土人才在外打拼所积累的观念、技术、资金、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支持、典型嘉奖、舆论引导、情感激励等措施,引领本土在外人才回归创业,报效家乡,投身扶贫攻坚。截至目前,该县23家回创企业,与7812户2164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利用政府扶贫贷款3.8亿元,建立55个扶贫基地,30个扶贫车间,实现现行标准下稳定脱贫13687人。

通过“企业+金融+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集中扶贫。贫困户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扶贫贷款入股企业,企业每年按照不低于贫困户脱贫标准给贫困户分红。方城县鸿旺牧业有限公司率先运用“企业+金融+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结对帮扶800户贫困户,每年给予6000元分红,贫困户旱涝保收。

通过“企业+贫困户”模式带动扶贫。企业提供原材料、技术培训等给予贫困户指导帮扶,贫困户利用自己的场地、劳动等发展生产,企业以保护价或高于市场价回购生产出来的产品。南阳道地金木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周边贫困户免费提供木瓜种苗、有机肥料、技术指导等,先下订单,待木瓜成熟后高于市场价格回收,以此方式带动557户贫困户脱贫。

通过安排就业模式稳定扶贫。企业在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扶贫车间等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安排附近贫困户就近工作,自主脱贫,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方城县鹏迈牧业有限公司在拐河镇黄土岗村投建年出栏10万头的生猪养殖和2000亩的林果种植产业扶贫帮扶基地,优先安排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工作,并安排附近150余名村民长期稳定就业。

通过捐赠、培训等模式助力扶贫。企业、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资金优势免费给贫困户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等帮助贫困户渡过难关。方城县金航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常年为周边群众,特别是26户贫困户免费提供有机肥料、种子、农产品和技术服务等累计100余万元;耗资近40万元免费为所在村修路1.9公里、修桥3座、埋下水管道2公里、垫地基2000余方。

发挥拔尖人才智力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结合该县在届43名市、县级拔尖人才的单位特点、专业特长和各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充分发挥拔尖人才这个“关键少数”在扶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实施精准帮扶。

深化课题调研。立足岗位,结合扶贫攻坚实际,大力开展扶贫攻坚中的科技推广、科技示范和学术研究,开展课题调研,在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精准扶贫。高级工程师韩玉洪以“如何精准扶持当地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推动精准扶贫”为课题,利用自己丹参种植技术和科技资源优势,探索出了“扶持当地种植大户,培育当地主导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扶贫新路径。

贡献发展计策。围绕分包的贫困村开展专题调研,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结合扶贫工作当好“高参”,向扶贫办或县委、县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扶贫建议,为全县扶贫攻坚和领导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工程师王国新,在实地扶贫中发现村民技术严重缺乏、信息极度匮乏,建议农业局安排农技人员包村,解决群众技术难题。目前,该县所有农技人员全部包村,并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或学校等人口集中区域公示联系方式,实现了557个行政村全覆盖。

培养乡土人才。充分发挥拔尖人才自身专业优势,通过传、帮、带,培养年轻专业技术人员成才,为农村发展培养乡土人才,为扶贫攻坚储备技术力量,通过人才引领,推动扶贫工作全面开展。高级农艺师曹荣,采取“大面积作物种植集中培训与小面积作物种植分类指导、农闲时课堂培训与农忙时地头指导相结合”的精准培训模式,开展农技培训20余次,培训种植能手2000余人次,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帮扶贫困家庭。每人帮扶贫困家庭3至5户,采用智力扶贫的办法,引导贫困家庭发展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民俗工艺等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力争帮助贫困家庭有致富项目、有致富产业。畜牧师李海潮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引导群众精准选择养殖项目,并根据当地实际,做好规划设计,确保每个贫困户都能够选准项目、学好技术、发家致富。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