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下)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间: 2017-09-28 11:22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军民融合不断深化拓展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

陕西是一个科教大省、人才大省,也是一个军工大省。国防科技企业总产值和军品产值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我们牢牢抓住用好用活人才这个关键要素,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军地人才有机融合,变“单兵作战”为“协同攻坚”,为全省追赶超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用好政策机制这个“硬杠杆”,让军民融合发展有动力、有活力。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军工单位技术人员到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离岗创业,将不低于90%的转化收益奖励给成果完成人,5年内保留回原单位的通道。对拿到军品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通过竞标承担军品研发生产的,按照项目经费的20%给予补助并提供贴息贷款,鼓励地方企业和人才投身国防事业。政策出台后,军民融合型企业从2015年底的6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800多家,实现收入2476亿元,军转民产品达2000多种。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针对军工技术成果转化难问题,实行“模拟公司制”,探索建立全链条激励机制,推动军工技术转化为民用产品。西安天和防务有限公司借助高校、院所科研力量,研制出填补市场空白的连续波雷达产品,从一个比较弱小的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以“整机为主、配套为辅”的民营军工上市公司,目前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

拆除人才封闭管理的“隔离墙”,让军民融合发展更协调、更有劲。军地人才管理自成体系、封闭运行,我们坚持以人才共育、共用、共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支持涉军科研院所与地方高等院校采取“双导师制”方式,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建专业孵化器。组织高校与军工管理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支持方面,把军工单位纳入我省重点人才工程,为其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00余名,设立“三秦学者”岗位20个,支持128名科技领军人才和45个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在军民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建立双向流动“人才池”,通过项目合作、互聘兼职、双向挂职等方式,推动军民人才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促进高层次人才共享共用,推动军工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

共建创新创业“大舞台”,让军民融合成果能孵化、好转化。我们整合项目、资金,着力打造共建共享的科研创新平台,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在共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方面,建设30个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和100个人才发展示范基地,开展军民人才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分批建设20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0个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和100个军民兼容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军地科研融合。在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方面,支持20多家军民单位组建陕西空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投资1.7亿元扶持先导技术研究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等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组建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实施军工民用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23个,新孵化企业19家。搭建科研生产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推动军工单位、科研院所、企业等设备设施开放共享,目前已有57家军工单位共享设备3235台(套)。在共建金融支持平台方面,设立1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15亿元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基金;与中国保利集团合作设立100亿元的“陕西保利军民融合投资基金”。西安光机所探索“研究所+孵化器+天使基金+创业培训”科技创业模式,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团队来陕创新创业,搭建军民融合“科技+服务+基金”的市场化平台,培育孵化了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军民融合企业。

当好贴心服务的“店小二”,让军民融合发展更顺畅、更高效。我们着眼优化人才生活服务,组织13个省直部门联合成立省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开通网上网下“绿色通道”,精准细致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居留往来、住房保障等11个方面服务。着眼健全人才社会化服务机制,建立军工人才网和军民融合人才数据库,成立军工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积极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人才需求对接、招聘引进、评价考核等专业服务。着眼发挥战略咨询服务作用,成立军民融合人才发展研究院、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等一批专业智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千人计划”引进专家刘兴胜创办的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是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减免房租、免费培训等服务,让他下决心在西安扎根创业。

发挥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近年来,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形成了良好的聚才用才环境。2016年,园区总收入超过4.6万亿元,形成了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高端显示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业人员超过230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3.2%,海归创业人才近4万名,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坚持政策创新引领,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围绕人才发现、激励、使用、服务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把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对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实行股权和分红激励,并给予分期纳税或取得收益再纳税的优惠政策,北京市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了“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市级落实政策,在制度上打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在收益分配上有效激发了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中关村范围内首个获批的中央高校股权激励试点,以专利技术出资的30%作为股权奖励给毛二可院士等6位核心技术人员创办理工雷科公司。3年多时间,公司以7.36亿的对价与上市公司重组,技术人员的股权实现了133倍的大幅增值。

建立人才制度优势,努力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积极探索依托外籍领军人才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式,为他们搭建施展本领的平台。2011年10月,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同引进“千人计划”人才王中林院士,为王院士成立了无级别、无编制、无事业费的“三无”事业单位——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6年多来,北京市和中科院累计投入10多亿元支持其自主研究。目前,王院士团队已发展到近百人,多人入选“千人计划”“百人计划”,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76篇,获得专利授权108件,使我国在纳米能源与系统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类似这样的研究机构还有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为促进海外顶尖人才团队引进和原创成果快速涌现提供了机制和平台支撑。

2016年,公安部出台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10项在中关村先行先试,包括开通申请永久居留“直通车”实施积分评估制度等,有力突破吸引聚集外籍人才的政策瓶颈。“直通车”实施一年多来,已有258人拿到永久居留证,办证时间从180天缩短到50个工作日,为联想、百度、小米、北汽等中关村企业引进百余位外籍高端人才,解决了困扰这些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被外籍人才誉为“世界上办理速度最快的绿卡”。

推动建设中关村外籍人才培训中心,鼓励用人单位为引进的外籍人才购买国内商业保险,扩大中关村中小学招收外国学生资质校规模等,为外籍人才在京生活提供便利,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为了拓展海外引才渠道,我们在主要发达国家建立了10家海外联络机构,聘请一批海外院士专家担任中关村海外顾问。目前,中关村已有“千人计划”专家1188名,占全国近20%。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充分释放各类人才活力。中关村创新创业高度活跃,主要得益于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这一生态系统由政策、人才、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创业文化等六大要素组成,为创业者提供了肥沃土壤。在中关村示范区,有2万多名天使投资人,670多家知名创业投资机构,100多家创新型孵化器,500多家产业联盟和社会组织,形成了以90后创业者、连续创业者、领军企业骨干创业者、海外创业者为代表的四支创业大军。

中关村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才支撑体系,不仅有面向顶尖人才的“千人计划”、北京市“海聚工程”,而且有中关村“高聚工程”和支持青年人才的“雏鹰计划”。采用“技术专家+投资人+公众”公开路演的形式,面向全球挖掘和培育前沿技术,以项目集聚顶级领军人才,加强精准支持。比如,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创办人汤晓欧教授领衔的商汤科技,在全球首次实现人脸识别算法,准确率超越人眼识别;中科院计算所陈云霁、陈天石创办的中科寒武纪公司,开发了全球首个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架构指令,仅成立1年就拿到了上亿元的订单。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清华大学党委

做好高校的人才工作,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清华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人才工作引领学校的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每届党委专门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人才队伍规划。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对于重要人才,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和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从被引进清华开始,就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直接联系,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2017年2月,杨振宁先生和姚期智先生放弃外国国籍,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近五年来,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千人计划专家等各类人才数量从341人增加到703人,占比教师总数超过20%,实现翻番目标。

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不断提高人才队伍水平。学校通过海外招聘宣讲、国际学术期刊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平台,大力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主持清华数学科学中心,以2010年创办的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为平台,7年来吸引了包括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8名菲尔兹奖获得者以及4200多名世界各国的数学家参加,为引进一流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数学科学中心25名青年教师中,有11人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探索“以才引才、以才聚才”模式。自2007年底施一公教授全职回校工作之后,清华生命学科引进了5名千人、24名青年千人加盟,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知名的学科。建立科学、严格的职称薪酬体系和合理的流动机制,加大对人才的支持和培养。2017年7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宗旨,集培训、咨询、交流和研究于一体,为教师搭建良好的发展和成长平台。2012年入职、32岁的青年教师周树云,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新型材料电子结构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2016年成为清华大学的长聘教授,今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中注重突出育人导向,将队伍建设目标与学科建设目标相统一,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博导”制度,助理教授能够独立指导博士生,新教师的科研启动经费大幅增加。实施教师分系列管理,根据岗位职责设置教研、教学、研究三个不同职务系列,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实行不同的支持模式。推动权力下放,增强院系选人用人自主权。在制定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过程中,学校确立总体改革目标和方案,院系根据各自学科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人才引进、考核、评价、晋升程序和标准,充分体现院系的创造性和针对性。

切实把好人才的政治关,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明确院系党政正职在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奖励中承担领导责任,在聘任流程中增加院系党委把关环节,确保把政治方向正确、思想道德素质好、忠诚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学校教师队伍中来。每年举办教书育人研讨会和青年学术骨干交流学习班,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加强党情国情校情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选树吴良镛、钱易等一批先进教师典型,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注重在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校党委常委与11位杰青、优青等骨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人才强企助推中国航空工业起飞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

航空工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最大限度凝聚46万航空人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人才事业蓬勃发展,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为守护祖国地空疆域的核心战略支撑力量。

以“型号成功我成才”为标准,立足型号平台锻造专业人才队伍。根据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集团公司将航空专业人才按照7个一级专业、22个二级专业、156个三级专业,分层分类匹配,建立系统全面、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技术体系。围绕重点型号研制,遵循航空工业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快速组建技术门类齐全、老中青搭配的人才梯队。改革管理流程和用人机制,探索有利于首席专家、领军人才发挥作用的配套措施,赋予领军人才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相应的人财物支配权。以任务为牵引,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和传承机制,利用师承效应形成“师徒型人才链”,为型号研制提供各种支持保障。

围绕重大型号研制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集聚人才,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队伍快速成长。集团公司现有院士12名,高层次专家近3000名,一大批“70后”“80后”成为业务骨干力量,完全能保障支撑我国重点型号科研生产任务。

以“择一事而终一生”为导向,突出岗位能力构建科学精准人才管理体系。着眼于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航空工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针对管理、技术和技能三支人才队伍,科学分类,精准施策,分别建立层级合理、权责统一、激励与贡献相匹配的岗位序列。推进“长家分离”政策,领导干部与专业人才各有发展路径,又有横向流动和职位转化的“H”型职业通道,在技术体系建设、型号攻关、团队建设等方面,“长”和“家”各尽其能又形成合力。实行任期考核制度,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考核,有奖有罚、能上能下。实行以增加技术、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项目分红,资源分配更多向骨干人才、关键岗位、一线员工倾斜,让有贡献的人才得到合理回报。

2016年,集团公司获国防科技奖60项,申请专利近8000项,公司连续9年进入世界500强,品牌价值1100多亿元,成为极少数能同时研制先进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教练机、特种飞机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人才知识有效转变为企业智力资本,人才技能迅速转化为武器装备成果,人才真正发挥创新第一驱动力作用。

以“航空报国”为宗旨,弘扬航空精神引领人才健康成长。“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多年来,集团公司把这种精神文化作为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宝贵财富,加强思想引领,注重传承发扬,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明确各级党组织人才工作职能,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定党委联系专家工作办法,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服务人才制度。积极开展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借助“一校五院”和集团所属中航大学(党校)平台作用,为人才在入职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党课培训,持续为人才提供“正能量”。选送人才参加国情研修考察,定期组织安排人才休假疗养,做好关键岗位基层一线人才医疗保健工作,保障人才身心健康,增强党对人才的凝聚力向心力。

人才强企,航空腾飞,我们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

打造潜心致研环境 孕育重大原创成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党委

基础研究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和突破口。中科院物理所坚守物理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推动一项项重大原创性成果、一个个物理学大师和学术“新星”不断涌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遵循科学发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有利于出大成果的评价机制引导人才踏实做事。基础研究致力于对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索,不确定性大,人才培养成长周期一般都很长,而且要求能够“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物理所建立健全科学评价考核机制,保障人才潜心科研。新入所研究人员,6年内不需要接受任何考核,工资为年薪制,他们不必为了考核、为了经费而被动改变研究方向。建立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机制,减少各种名目繁多的评估,避免人才被“帽子”“头衔”扰乱心神。职称评审和任期考核不数文章、不看影响因子、不看经费数量,破除唯论文数量、只看刊物级别倾向,而是强调成果质量和价值,看是否做到国际前沿、是否解决了重要学术难题、是否具有重大原创性突破、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得益于物理所的科学评价机制和出大成果导向,很多科研人员可以认真踏实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享受追求科学本质以及与国际同行竞争的喜悦。而一些重大突破性成果,也就随之“静悄悄”地诞生,这几年在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

坚持不问出身、公平竞争,以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物理所秉持“穷理、有容、唯才、同德”理念,无论学术泰斗,还是刚入所的学者,在科学问题面前人人平等。物理所建立完整的学术交流体系,设立“公共技术讲座”“崔琦讲座”以及“明理时空”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发挥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支持上的重要作用。

物理所坚持引进海外人才和自主培养人才并重,无论是引进的“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专家,还是国内培养的青年学者,均一视同仁,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同等条件。物理所规定,引进的“千人计划”入选者和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享受同等待遇。只有通过物理所人才引进评审委员会,才能被推荐参加“千人计划”和“百人计划”评审。但只要通过物理所评审,入职即可获得充足启动经费,拥有独立开展科研的基本条件和科研资源。物理所把培养国内人才作为“人才强所”主体,成立“青年学术小组”,设立“科技新人奖”,不断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建立国际研究中心、国际量子结构中心等国际化平台,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前来开展合作研究,加强与国际顶尖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后工作。目前,每年来访的海外学者达500多人,出访的也在500人次左右,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将人才从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以高效精致的管理服务体系保障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物理所坚持“科研人员是一线,行政人员是二线,二线为一线服务”,形成以科研为重心、以人才为中心的管理服务体制,让人才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

在物理所,能不开的会就不开,给研究人员能不打电话就绝不“骚扰”,机关人员能填的报表就不让人才动手。正是这样的管理服务机制,物理所的人才不必为项目申请、经费报销、仪器设备采购、证件办理等事务烦心,投入科研的总时长以及连续科研时间均为同行最高,为科研产出提供了时间保证。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