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徐春光:悬灌梁大王

内容简介:

详细内容

QQ??20190422153231.png

 

徐春光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桥梁工、高级技师,第七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曾荣获中央企业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徐春光凭借精湛的悬灌梁技术,先后参加过京九铁路泰和赣江特大桥、上海丰浦大桥、南昆铁路清水河特大桥、内昆铁路花土坡特大桥、厦门集美大桥、海沧大桥等 10 余座大桥的施工,在大跨度悬灌梁施工方面拥有超群的技术。

徐春光:悬灌梁大王

他是一名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桥梁工人,但他凭着在技术钻研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被业内人士赋以“悬灌梁大王”的雅号。1989 年秋天,当时担任中铁十七局三处第八工程队队长的徐春光,带队参加宝中铁路修建。可因为技术力量未达要求,原定由他们施工的机会,只好拱手让人。当晚,他泪流不止。

四年后,徐春光受命参加京九铁路会战,担负修建泰和赣江特大桥任务,而悬灌梁施工,则是双线铁路大桥施工中需要克服的首要科技坚战。凭着刻苦钻研的劲头,他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悬灌梁施工的 160 道工序、上千种工程材料熟记在心、倒背如流。在他的组织下,施工原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特大洪峰排山倒海般扑来,几百吨重的沉井围堰被冲偏移位。指挥部组织各路专家来到工地出谋划策,都未能奏效。上级发出命令,十天内若无法纠偏,整个工程必须炸毁重来。炸毁容易,但这样一来整个工程队几个月的汗水将付诸东流,而且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万元。此时徐春光坚信,只要有百分之的希望就绝不能放弃。为了取得准确数据,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十几米深的江底,一处一处仔细探查沉井围堰的倾斜角度和泥沙掩埋情况。

经反复测试比较,他大胆提出“压风吸沙法”进行纠偏,并一举获得成功,被誉为中国桥梁界的奇迹。正是这种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放弃的精神,铸就了泰和赣江特大桥;正是这种直面困难、逆流而上的毅力,彰显着徐春光的坚守,也昭示着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国桥梁工人的本色。

(来源:摘编自《大国工匠》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刘建武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鲁楚原)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