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站在核前沿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间: 2019-04-25 16:30

中国“氢弹之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在中国核武器专业领域,于敏和邓稼先齐名,堪称中国“氢弹之父”,只是由于保密原因,他的名字直到1988年退休后才被大家知道。

绝密雪藏二十多年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少时,于敏家境贫寒,在同学父亲的资助下,他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条件是毕业后到资助者公司就职。大二时,凭着对物理的一腔热爱,于敏辞谢资助,转至理学院物理系,靠吃窝头就咸菜完成学业。1949年,于敏考取本系研究生。1951年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我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时,有关部门部署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仅用了2年2个月。人们却无法真正知晓,人迹罕至的大西北是多么寂寞,飞沙走石的荒滩戈壁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零下30℃,道路冻得像搓板,吉普车开上去颠得像“打摆子”,人坐在里面不停撞头……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于敏和他的战友们开始一遍遍演算,一次次奔波,一日日辛劳。

依靠勤奋取得突破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几乎是唯一未曾留过学的人,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

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于敏如饥似渴掌握和了解国外的相关信息,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探索理论。从原子弹到氢弹,各国突破原理试验用时多年,主要原因是计算繁复,我国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95%的时间分配给原子弹计算。于敏领导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几年间,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了出来,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认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第二年,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他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电话。

年底,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被授奖章方为人知

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来,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排在专家名单第一位的于敏,并不像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那样家喻户晓,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2015年1月10日《赣州晚报》)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