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红军纪念亭、双牌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为了更好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96年,双牌县人民政府在阳明山竹篙岌修复了红军纪念碑,建起了红军纪念亭,以纪念红六军转战阳明山的革命经历、撒下的革命火种和谱写的军民鱼水情。双牌革命烈士纪念碑也在2014年建于此地,总占地面积4.8亩,拥有木质结构房屋三间共200余平方米。2014年,阳明山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7年12月,双牌县党性教育基地挂牌,2020年入选第二批湖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图为红军纪念亭
一、长征首选根据地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革军委发布《给红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关于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创造新苏区问题》,对转移路线、到达地域等作出具体规定:从遂川的黄坳、上下七及其附近地域突围,第一步到达湘南桂东地区,发展游击战争,推广游击区域;第二步到达新田、祁阳、零陵地区(中心即为阳明山),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新的根据地;第三步横渡湘江,向新化、溆浦之间的山地发展,并向北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取得联络。《训令》指出:“目前苏维埃运动发展的一般的状况是在江西及四川存在着巩固的苏维埃区域,而湖南将成为两者将来发展联系的枢纽。”阳明山距中央根据地的中心瑞金和红二军团所在地湘鄂西根据地均为五六百公里,是连接两地的中枢,进可攻,退可守。红六军团万一突破不了潇水,可以依托阳明山建立根据地,吸引和牵制敌人,减轻红军主力的军事压力,并将此根据地作为随后中央红军途经永州突破潇水、湘江时东北方向的有力掩护。如果突破潇水、湘江不成,也可作为中央红军的一个新的落脚点。“当时,党中央热切希望阳明山能成为与井冈山遥相呼应的另一个根据地。”
图为红六军团领导人群雕
二、转战进入阳明山
1934年8月初,任弼时、肖克、王震奉命率红六军团9700余人,从横石、新江地区出发,连续突破封锁线,抵达桂东县地域。鉴于敌情,红六军放弃在湘东南推广游击区域的第一步计划,提前执行中央军委规定的第二步计划,进军永州区域。8月20日,红六军团先头部队从桂阳古楼墟、芹溪胡家一带进入位于阳明山东南山麓的新田白杜窑村,并于当天下午攻下新田县城;傍晚,红六军团在新田县小源村召开了紧急会议,作出了择路抢渡湘江,向新化、溆浦前进与红二军团会合的正确决定。红六军从新田穿过宁远鲤溪、侯坪,越过响鼓岭,进入阳明山南麓的双牌麻江、茶林,并于8月23日在零陵铲子坪兵分两路,直插阳明山西面的湘江东岸。但两路红军汇合到达湘江东岸时,发现湘江左岸已有敌军重兵把守严密,且适逢湘水暴涨,无法渡江。于是召开了略江口会议,并向朱德报发了《任弼时、萧克、王震关于红六军团拟以阳明山为根据地支柱的电文》。24日傍晚,红六军团急行军赶到福田的庙门口,与在分水岭进行阻击战的部队汇合并宿营。25日清晨,全体红军整装出发,经黄溪河左侧支流,穿过崎岖羊肠小道,翻越荆棘丛生的马鞍岭,抵达祖师庵,全歼守敌。当晚,红六军全部人员到达阳明山腹地歇马庵宿营。
三、放弃阳明山调兵甩敌
25日晚,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在阳明山歇马庵召开军事会议。考虑到阳明山崇山峻岭,人烟稀少,物资匮乏,回旋余地少,不利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决定放弃在阳明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步计划,并连夜发报得到中革军委的批准。26日,红六军团向北进入阳明山特别区白果市,捣毁了阳明山特别区公所,活捉并处决了血债累累的前阳明县县长奉明托。敌军认为红军要东返湘赣根据地,调集重兵于阳明山以北、以东的两路上布防。当天下午,红军绕过敌军防区,急转南下宁远,跳出了重重包围圈。8月27日,红军主力则兵分两路再次进入新田境内;29日清晨,红军进入军团长萧克的家乡嘉禾县,进一步调动敌兵向东;30日清晨,红六军急转向南行程80多华里,第三次进入宁远境内,把围困的敌军远远甩在身后,然后朝道县方向急进,于9月1号渡过潇水,向广西而去。
图为双牌烈士纪念碑
红六军团转战阳明山10天,沿途灭敌阻兵、杀土豪地主、毙反动县长,一路不顾疲劳,向沿途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把自己的衣被和日用品留下来救济穷苦百姓,红军将士与老百姓的鱼水情,唤起了民众“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激情,红军英勇善战杀敌人的事迹,至今还在阳明山地区一代代广为传颂。
歇马庵的故事
歇马庵,前身昭禅寺,因年久失修,于2006年底自然坍塌,唯有留下的遗址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相传在明正德年间,妙竹公主因被父皇逼婚,嫁给奸臣之子,与心爱的人各分天涯。公主伤心欲绝,万念俱灰,于是下定决心潜心修禅,带着亲信和白马出离皇宫,数经名山大川也未停歇。公主念道:“惟愿座骑停蹄处,便为修身学道堂”。来到阳明山,白马停下不肯前行,公主也被眼前这美好的景致所感动,于是公主自己召集了108个尼姑在这修道并建立了歇马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