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宁远县16个乡镇于5月31日全部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镇党委委员138名、纪委委员105名、出席县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代表139名。新一届党委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的55名,占比40%;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56人,占比41%。“这次换届把那些谋划高质量发展有思路、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高招、落实高质量发展有成效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宁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宁远县委书记肖质彬说道。
坚持高位开局、统筹谋划,下好换届“先手棋”。宁远建立“县委常委集体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四套班子共同抓、乡镇党委自觉抓”的“六抓”工作制度,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带头走遍所有乡镇,带动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对所有乡镇的班子成员进行了谈心谈话,摸清了干部思想动态及换届工作底数。
细化制定换届时间倒排表、换届工作流程图、《宁远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手册》等“一表一图一手册”,同步建立日报告、周调度工作机制,确保换届工作动态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存在问题第一时间发现解决。成立五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督查组,常态化深入联系乡镇,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换届各项工作步骤不少、程序不漏、环节不差。
坚持调研摸底、精准调配,打好换届“主动仗”。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调研、早摸底。早在去年,县委组织调研组对全县113个单位领导班子、588名班子成员全覆盖开展政治建设考察和政治生态研判。全要素分析20个乡镇(街道)现状,认真调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年龄、性别、专业、党派、基层工作经验等结构情况。对214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全覆盖谈心谈话,提前研判进退留转,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精准调配15名县直单位干部交流到乡镇任职、25名乡镇干部交流到县直单位任职,61名乡镇干部跨乡镇交流,形成了“梯次配备、知识合理、能力互补、气质相融”的良好班子结构。
“政治过硬,实干实绩是我们选拔任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在此次换届中,12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通过比选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李勇介绍。
坚持政治标准、鲜明导向,严把人选“质量关”。把政治素质摆在首位,严把党代表质量关,明确党代表标准,将乡镇党代表提级审核,建立“选举单位初审、乡镇全面审查、县级部门联审”三级审查机制,组建由纪委监委、政法、信访等13个部门组成的县级资格联审小组,先后逐一审查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1700人次,取消资格46人。实行干部全覆盖考察,800余人参加谈话推荐,把考察范围扩大到考察对象的“生活圈”和“社会圈”,全方位了解考察干部,真正把“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可不认可”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根本依据,把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要工作和重大斗争一线中经受住考验,能扛硬活、能打硬战的好干部发现了出来、用了起来。
坚持风清气正、正风肃纪,筑牢换届“防火墙”。纪律规矩挺在前,坚守换届纪律“红线”。强化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抓换届风气的重要责任,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采取发布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换届“十个严禁”纪律要求,特别是在选举前,各乡镇组织全体代表观看警示教育片,让换届纪律入眼、入脑、入心。全面开展换届纪律承诺,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1600余份。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派出巡回督查组,采取专项巡视、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对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进行“地毯式巡察”,全过程监督,确保了换届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