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强化“四项举措” 壮大集体经济

文章来源: 邵阳县委组织部  时间: 2021-09-28 18:06

邵阳县位于湖南省中西部,全县总面积1992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场,419个村(社区),107万人口。今年以来,邵阳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拿出硬招实招,强化发展举措,强力推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突出顶层设计,强化责任落实,有序“造血”强基础。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县委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多次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制定《邵阳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三年规划》《邵阳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细化项目支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撑等多方面政策;明确提出2021年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要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的发展目标。二是强化工作保障。县委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绩效考核、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场、村(社区)都制定了发展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基本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财政加强资金整合,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1000万元。县委从县管党费中划拨部分党费通过入股、自主发展产业等方式,扶助薄弱村、空壳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深化试点推进。今年以来,按照上级要求,按照“定一个实施方案、定一批致富项目、定一名第一书记、定一名科技特派员”的“四定”要求,认真抓好中央省市集体经济重点扶持示范村的发展壮大工作。

持续深化改革,探索发展模式,精准“找血”通路径。

一是推广以河伯乡为代表的村企合一模式。主要做法是:坚持乡党委统筹、村党组织领办、村企合一、交叉任职的原则,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法人代表,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并确定公司章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植业、旅游产业、农产品、农资销售等。公司主要通过项目建设、管理服务、自主经营等方式来增加集体收入。目前,河伯乡14个村均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全乡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5个村,5万元以上的有9个村。二是推广以九公桥镇为代表的村社合一模式。主要做法是:把村集体经济发展融入村民互助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通过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九公桥镇荷叶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余亩,建成24个蔬菜大棚租给农户种植,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达30余万元。九公桥镇合意村,在省财政厅驻村帮扶工作队支持下成立了油茶产业合作社,发展油茶500亩,盛产后,村集体可年增收20余万元。三是推广以长阳铺镇为代表的资本参股模式。主要做法是:结合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制度改革,将集体闲置资源、政策扶植资金、管理服务作为股金,投给有潜力的经济组织或个人,通过协议分红增加集体收入。如长阳铺镇新立村以50万资金入股顺发环保砖厂,年协议分红9万元。长阳铺镇湴田村以5万资金入股村民的兔子养殖产业,年协议分红0.5万元。

坚持因地制宜,拓宽增收渠道,全面“活血”破瓶颈。

一是盘活资产促增收。各村(社区)采取承包、租赁、拍卖、重组、置换等方式,对集体闲置的库塘、荒山、园艺场、公共建筑等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如塘渡口镇峡山社区将社区办公用房的门面出租,年租金5万余元;黄荆乡大付村在村部楼顶、侧面空地以及村老学校楼顶等场地修建了80千瓦光伏发电站,村集体年增收8万余元。二是产业发展促增收。偏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林业、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城区周围和沿交通要道的村经济组织,依托区位优势,通过兴办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河伯乡五皇村,投入150余万元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业,修建种植大棚26座、冷库1座、烘烤场1座,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三是依托项目促增收。部分村(社区)利用县直有关部门实施产业发展、道路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的契机,在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争取以村集体组织实施或参与实施的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河伯乡公屋村、蔡桥乡福林村,通过村办集体公司承接村级道路、水渠等项目建设。四是招商引资促增收。部分行政村充分利用本村自然资源和资产对外招商,发展集体经济。如九公桥镇塘洪村利用外商投资,开发桃花岛旅游项目,集体年增收5万元。黄亭市镇烟山村引进新型环保砖厂,集体年增收6万元。五是土地流转促增收。通过村集体或村集体公司流转土地,租赁给企业、农户开发,收取服务管理费用。如河伯乡杨田等11个村,对烟叶种植土地流转实行统一规划,今年11个村收取土地流转费达60余万元。

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带动”效应,持续“输血”强后劲。

一是发挥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大力实施“能人治村”工程,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将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者、退伍军人、机关干部、大中专毕业生选进村“两委”班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选准“领头雁”。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带富能力。如蔡桥乡福林村党组织书记吕会龙,兴办煤矿致富后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发展“福林香柚”600亩,产值达600万元,丰产后,村集体年受益40多万元。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三亮两带”活动,在党员中积极培养产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通过党员带头干,帮助拓宽发展思路,提升综合能力,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带动农民、大户的广泛参与。如五峰铺镇五星村老党员蒋银平,2017年返乡成立脐橙合作社,带动15户贫困农户脱贫,给村集体带来每年2万余元的增收。三是发挥致富能手示范带动作用。依托“三变”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各界人士返乡创业,积极推进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如河伯乡城背村年轻后备干部、自主创业能手刘豪良,村党支部聘请其担任村集体公司管理骨干,通过加强管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