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益阳市资阳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强基础、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动力量下沉,夯实发展根基,逐步推进并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强化领导聚思想,满怀责任绘制“强村富民”蓝图。区委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切实加强了对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区级领导定期到联点镇村调研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区镇村三级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相关工作纳入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全区绩效考核体系。抓好中央重点扶持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目前,各村经费按每年不低于3万元发放,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实施规划引领、加大扶持力度,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向好态势明显,2020年全区88个行政村共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总额750多万元。
二是党建引领聚队伍,多措并举强健“生财造血”细胞。以村级“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不断深化“头雁领飞”格局,将各类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选准“带头人”。本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各类能人共196人进入村级班子,66名便民服务员当选为“两委”成员。新当选的村级“两委”成员中,45岁及以下的占52.6%,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4.9%,村级班子整体服务功能大幅度提升。认真落实好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全部实现“一肩挑”。同时持续实施“头雁培训计划”,举办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分层分类抓好履职能力培训,村级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输血”带“造血”,市区两级下派的137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积极帮助协调有关方面给予项目、资金、技术、信息、营销等支持,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是精准发力聚资源,不拘一格探索“开源挖潜”路径。坚持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建立民主理财、资产评估、村账镇管等制度形成建立集体资产监管机制。按照“一村一品”思路,结合地方资源、集体资产、产业带动等实际优势,探索高效便捷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模式。如新桥河镇八一村大力发展迷迭香种植项目,村集体以土地流转方式入股与企业合作,种植面积上百亩,聘用村组村民40多名,带动11户增收,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加十多万元。沙头镇友谊村以农户+技术+销售商的模式发展草皮产业,种植上百亩,由驻村工作队包销,所得利润30%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用于贫困户分红。茈湖口镇新飞村大力发展稻虾套养产业,创办嘉兴种养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土地流转”模式,鼓励、引导贫困户和其他村民加入合作社,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稻虾产业良性发展。全村稻虾套养面积超过3000亩,每亩综合收益在3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