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英才 “引”之有道

文章来源: 华容县委组织部  时间: 2021-10-19 17:50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地方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华容县作为内陆农业大县,存在区域位置、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等先天不足,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如何破局?

从“等”到“抢”的转变之路

主动走出去,到高校“摆摊设点”“抢”人才

过去招聘人才以在“家里等”为主,思想保守。环境在变,形势在变,人才招聘渠道和方法也得变。近年来,华容县实施“百名英才引进工程”,在每年高校毕业生求职旺季,组织企事业单位到长沙、武汉等人才集中城市开展“四海揽才”活动。2021年3月,华容县组织县内27家企事业单位组团赴中南林科大等10所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现场咨询人数达1000人次,接收简历600多份,共有138人填写就业意向书,择优聘用了50名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

从“招”到“请”的转变之路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靶向”把专家“请进来”

2017年以来,华容县着眼“高精尖缺”,先后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同济医院等省内外三甲医院140余名知名专家(团队)签约。外聘专家主要通过坐诊、手术等形式对疑难病例、重点病人提出指导性诊疗意见、指导或主持手术治疗,让群众在县内就能享受到省城的医疗服务,周六、周日“教授来了”也成了湘北地区一块金字招牌。

华容县自推进柔性引才工作以来,先后聘请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四大名校”50名专家、名师担任教育发展咨询专家和学科发展指导专家,聘任湖南大学、湖南农科院8名专家、教授担任县派科技特派员,聘请其他产业发展专家32人。

从“招”到“育”的转变之路

实施“储备计划”,让紧缺岗位后继有人

针对华容出现的乡村教师、医生和乡镇农技、水利等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年龄老化、数量不足、技术力量断层、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从2017年开始,华容县加大省市公费师范生、医学生、农技特岗生等定向培养力度,每年统筹县内实际自主定向培养农业、水利、交通、文化艺术、企业管理等其他紧缺专业人才,通过“计划招生、定向培养、学费资助、定向工作”的方式,已培养乡村教师419人,基层卫生医疗人才210人,农业水利特岗生54人,其他紧缺专业人才23人,打造了一支规模大、留得住、能战斗的“本土化”人才队伍。

从“引”到“用”的转变之路

使用高层次人才催生“鲶鱼效应”

2019年以来,华容县开始实施高层次人才专项招聘工作,专门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简化考试程序、开通绿色通道引进硕士研究生(副高专业技术人才)95人,“双一流”全日制本科生39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即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干事活力,又在客观上形成了“鲶鱼效应”,他们完备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积极探索的个性和独到的创新思维,让本土人才看到差距,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他们积极“充电”,自觉转变工作作风。

从“引”到“招”的转变之路

实施“回乡计划”,让人才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鼓励华容籍各类优秀人才回乡干事创业,建立域外在编人才回乡绿色通道,2020年10月,华容县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华容籍在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才回乡计划”公告》。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以才招才”让41名丈夫(妻子)回到了爱人身边、儿子(女儿)回到了父母近旁,回到家乡,报效家乡、建设家乡。

人才竞争本质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近年来,华容县出台了《华容县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暂行办法》《华容“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等政策,在政治待遇、薪酬待遇、创业扶持、住房保障、职称评定、医疗保健、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9个方面给予人才政策支持,夯实人才强县根基。

当前,华容正打造人才“洼地”,迈向发展“高地”,各类人才纷至沓来,人才队伍建设风生水起,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