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高扬映初心 砥砺奋进践使命
——张家界市组织工作献礼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张家界市组织系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党的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奋力担当作为,推动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这五年,我们深化固本培元,厚植前行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力量的源泉。5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增强全市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力配合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真正把新思想内化为素养、升华为信仰。我市“四走四问四解”“一单四制”等创新做法得到中央、省委推介。
——围绕“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着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专题轮训11期,参训1.75万人次,分级开展全市党员干部集中轮训,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全覆盖。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中心工作开展专业化培训,精准提升党员干部科学履职的能力水平。
——依托张家界独特红色资源禀赋,高标准推进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桑植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全省党性教育基地,《两弹元勋陈能宽》《学好“四度”辩证法 倾力奋斗新时代》等电教片受到国家级、省级表彰。
市委组织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和公务员法进乡村宣讲活动。
这五年,我们服务大战大考,彰显组织担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5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决贯彻“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要求,党委的工作到哪里,组织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在中心中作为。
——“六抓六促”助力高质量脱贫攻坚。坚持用好“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重要经验,建立贫困村第一书记固定宿村日和夜巡等制度,组织912支驻村工作队,2817名工作队员,3.28万名结对帮扶干部奋战脱贫一线,推动两区两县全部摘帽,35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249163人,兑现了“脱贫攻坚路上不掉一人”的庄严承诺。
——党员干部“十带头”有力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各级组织部门深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第一线督战督导,推动市直单位干部、党员下沉小区、进驻企业,发动党员在医疗救助、集中隔离、流调封控等吃紧岗位当先锋、作表率。出台激励防控一线人员系列政策,选树表彰宣传了一批重大优秀典型,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高高飘扬。2020 年,成为全省出现确诊病例最晚、病例人数最少、治愈周期最短、病例清零最早的市州;今年面对建市以来最严峻、最危急的疫情袭击,在全国同时段发生疫情的地区中率先实现新增病例“清零”,完成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目标。
——“我是党员我先上”响彻抗洪一线。沉着应对2020年历时56天、连续13轮历史最高、全省最大的洪水侵袭。动员全市4万余名党员日夜奋战,安全转移10.45万名受灾群众,未垮一堤一坝,未因灾死亡一人。
这五年,我们坚持严管厚爱,建强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关键要有一支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5年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突出实绩导向、基层导向,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以“四看四比”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市委持续推动落实“三个用起来”用人导向,部署开展看工作绩效、比全省排名先后,看联系项目、比工作推进快慢,看为民服务、比群众满意度高低,看风险管控、比负面问题有无“四看四比”主题活动,明确容错纠错减责免责八种情形和“五个一律”免职规定,以实干实绩鲜明干事创业导向,不断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争创一流。2016年换届以来,共调整市管干部29批次1288人次,评选表彰80名脱贫攻坚担当作为干部,提拔使用30名在重大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市管干部,近三年来全市选人用人工作满意率平均达96.8%。
——以构建“1+N”工作体系优化选人用人链条。先后出台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干部动议程序、考核考察、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等系列文件,构建形成“1+N”选人用人体系。实施年轻干部培养“12312”工程,着力推动市县年轻干部上下交流。在全省较早出台政治建设考察实施细则,选人用人“四个三”经验做法被中组部《党建研究》刊发推介。出台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市管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等办法,扎实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省委巡视反馈的34个突出问题全部销号,聘任选人用人监督员做法得到中组部推介。
——以三项务实举措持续关心关爱基层。突出政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待遇上保障,激励基层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出台《张家界市拓展基层干部晋升通道实施细则》,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基层干部。每年组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行健康体检,为基层公务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脱贫攻坚、防洪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表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评选中向基层倾斜。落实基层公务员集中轮休制度,逐步提高乡镇干部待遇水平,实现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高于区县直同职级人员目标。稳妥推进公务员招录、职务与职级并行等工作,5年来,新招录公务员940名,晋升职级公务员889名。
市委组织部部机关“五四”青年座谈会。
这五年,我们聚焦规范过硬,夯实基层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5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一年一个攻关重点,先后以规范化建设年、制度落实年、“四力”工程建设年、争创“五化”支部主题年、组织生活质量提升年为主题,持续打基础、补短板、破瓶颈,大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过硬。
——不断压实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建立5类书记深入支部抓支部责任考核清单,创新“党建活动周”、党建专项检查等机制,党建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2019、2020连续两年在全省被评为“好”等次。
——持续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创新。深化开展城市社区“三联四建”活动,在全省较早探索小区党建工作,推行在职党员社区小区“双报到”、开展服务,引导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巩固提升服务全域旅游创“三优”活动,在全国最早探索开展旅游窗口行业党建工作,着力打造8条红色党建主题精品线路,在行业发展和旅游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经验被中组部《组工信息》推介。建立两新组织和旅游窗口行业服务标准,率先在全省选聘大学生党建指导员。
——全面落实省委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持续加强基层工作保障,村级运转经费年均超过18万元,全面落实并逐年提高村干部待遇报酬。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计划,全市集体经济发展空壳村全面清零,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12.2%。统一设计、统一功能配置标准,融投资9.52亿元,全市1016个村(社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全部建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智慧党建”平台建成使用。
市委组织部干部职工赴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梭子丘村开展入户走访,并在梭子丘村召开市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会议。
这五年,我们广聚英才,积蓄发展优势
人才是创新之要、发展之核。5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人才高地。
——“五个一百”人才工程引领张家界人才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推进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加快建成全域旅游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实施八大工程,深化五项改革,建好七类人才信息库,创新推行市人才发展重点专项“ABC”分类管理制度,引才通道不断拓宽,人才引进专编保障、随到随引。5年来,全职引进人才518名,柔性引才28名(含两院院士3名),推动科技副县长、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落户”贫困村,实现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全覆盖。
——创新实施乡村产业人才“倍增”工程。建立和落实“十带百、百联千、千育万”乡村产业人才发展机制,着力扩大乡村振兴人才增量,在全国、全省率先探索乡村人才振兴路径做法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肯定推介。
——建成全国首个市级(国际)旅游营销智库。创新推动文旅人才融合,举办全域旅游人才精英班,选派旅游特派专家指导旅游发展,助力旅游复苏,做法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营销创新案例奖”。
——创新推行党管人才工作“账单”式管理机制。建立市委常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举行百名引进人才绿卡授卡仪式,提供免费进景区等绿卡服务。
初心如磐担使命,只争朝夕征新程。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进一步严密组织体系,拓展城市社区“三联四建”、服务全域旅游创“三优”等党建特色载体,深化“四看四比”主题活动,着力锻造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深入推进人才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锐意进取、开拓奋进,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奋力谱写张家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