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基层人才聚集洼地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间: 2021-12-20 09:2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随着“十四五”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徐徐开启,基层对人才的渴求愈加迫切。打造基层人才聚集洼地,唯有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基层成为人才建功立业的精彩舞台。

搭建干事创业舞台。筑巢以引凤,吸引人才建功立业的基础条件,便是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平台如土壤,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人才便没有展示其独特能力和价值的舞台,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要为专家学者和高层次人才、技能型和专业技术人才等搭建好平台,让各类人才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要充分发挥园区经济建设主战场作用,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内容,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积极申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不断厚植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要结合自身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优势,着力打造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形成自有产业链条,以虚位以待的乡村产业平台吸引更多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乡村产业人才共谋发展。要积极培育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其生产经营予以重点支持,推动其起到产业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着力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引导龙头企业及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参与平台项目建设,在三产融合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多赢产业格局。

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基层在资源、条件相对欠缺的情况下,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健全机关体制机制形成正向激励至关重要。基层长期存在的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才缺乏有效激励,使人才缺乏归属感,难以在本地扎根。人才在地方发展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基层理应在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上多做文章,让其拥有“存在感、归属感、自豪感”。既要力所能及关心人才在物质层面的获得感,也要关心人才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要关心人才待遇,认真分析不同类型人才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建立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税收奖励等在内的“菜单式”人才待遇政策包,把人才待遇政策做得更加精准、做到人才心坎儿里。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以制度激励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要推行职称制度改革,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增加高级职称供给,并将发展态势好、从业规模大的新兴职业纳入职称评价范围。用好党管人才考核指挥棒,坚持以实绩为导向,让人才能够静心搞研究、出成果、做贡献。要聚焦人才工作短板弱项,出台与本地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行动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每年着力解决几个重点问题,把影响人才工作发展的痛点堵点打通,以积跬步而致千里的坚持,以精准务实的举措确保人才心甘情愿扎根基层,为基层发展做贡献。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人才生态是区域核心竞争力。基层要引才,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人才政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问题。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常怀危机忧患之心,致力为人才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以一流环境聚一流人才。要营造重才、惜才、爱才的社会环境,无论是高层次人才,还是一线工人、基层人才,只要有真本事,有实实在在的贡献,都应得到尊重和爱护。要聚集和整合社会创新创业资源,激发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要建立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一对一联系服务本地专家人才。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联络和人才慰问,用真感情去交往,真心把人才当家人来对待。要营造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建立允许试错、容错免责机制,对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在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失误或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免于追究相关责任。要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消除论资排辈等用人观念,打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确保人才成长有空间,事业能出彩。探索人才企业事业“双落户”机制,让人才在企业与事业单位拥有双重身份,使人才既可享有事业编制的稳定,又可依托企业通过绩效奖励、自主创业等方式获得高收益。

(作者:李峰 系湖南省涟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