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荣众留守儿童学校:筑起留守儿童温馨之家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1-12-30 19:01

筑起留守儿童温馨之家

--中共永顺县荣众留守儿童学校支部委员会先进事迹

永顺县荣众留守儿童学校成立于2012年9月,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寄宿学校,占地16亩,有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等共3000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6名,留守学生共9个年级692名。该学校2016年6月成立党支部,目前有党员8名。党支部坚持“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原则,切实在学校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为留守儿童打造了温馨的家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办非企业优质服务品牌”“全国百所留守儿童教育先进校”“全州两新党建标杆党组织”“全州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荣誉。

建强队伍,凝聚创先争优合力。坚持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举龙头,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学校董事会高度重视支部班子建设,选优配强领头雁,支部书记既是一名从教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又是一名政治素养高的党建业务能手。3名支委委员平均年龄37岁,文化程度均为全日本科以上。研究制定党建责任分解、支委成员包年级负责制,投入15万元进行支部五化建设,确保了支部活动正常开展。固根本,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自支部成立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发展党员5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开展走村入户家访活动,收集家长建议200余条,解决实际困难50余次,没有一名在校留守儿童学生因家庭原因辍学。大力开展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没有发生一起留守儿童学生安全事故。夯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名支委委员进入校务班子,完善教职工聘用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正确评价每位职工的工作业绩和德才表现。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每月与56名教师谈心谈话,选送优秀教师到县名师专家工作室和上级进行学习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多向发力,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以抓党建促学校发展,为学校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党建带团建,焕发新活力。校团委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着手,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红领巾广播站”、“荣众电台”、“梦想舞台”活动,适时开展“植树”、“入队”、“入团”和重走塔卧、毛坝革命之路等活动,让学生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感悟伟大时代来之不易,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一颗初心,坚守一份恒心。党建带工建,激发新动力。校工会围绕教育教学,深入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及时对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及学生评奖等进行公示公开。关心教职工生活,开展全校学生教师运动会和微心愿活动,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走访看望生病住院的教职工、困难家庭,对教职工直系亲属病故进行安抚。与38名家庭困难留守儿童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为学生及其家庭送去帮扶资金3万余元。党建助成长,凝聚新潜力。学校开辟了学生快乐农场、科学种植园、农耕文化专栏、跳蚤市场和百草园等,鼓励学生发挥特长,积极生活,做高品质、有梦想、敢担当学生,推动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得到进一步升华,自我能力不断提升,成功蜕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匠心独运,践行时代教育理念。坚持因材施教,支部引领推动留守儿童教育水平再提升。放大“芯”服务。大力推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吸纳吉首、古丈、保靖、永顺等地50余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加入志愿者队伍,10余家学校加盟。帮助农村学校建成心理辅导室30余间,培训专业老师50余名,开展心理普查、送心理课下乡100余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为争先学习的标杆。传承“古”特色。坚持把手工制作、土家语言、土家织锦、踩高脚马、咚咚奎、国学教育等搬进课堂、融入生活,先后派出100多名留守儿童赴湖南大剧院、长沙音乐厅等表演土家溜子、三棒鼓等民俗文化节目,代表湘西州参加“魅力中国城”竞演在央视演出,学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见识、增强了信心。办好“微”实事。坚持精细化管理和优质化服务,推出月沟通“亲子时光”、一学期“走访全覆盖”、生病陪护“师生情”,让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彻底消除和解除家长后顾之忧。目前,老师陪同学生看病120余次,运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助力家长与学生“亲子互动”200余次。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