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关于健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的目标要求,湘潭市雨湖区结合实际,聚焦建立健全的党员教育组织领导体系从“优体系、强引导、明目标、严考核”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党员教育培训责任更明、转化更良、评估更准、管理更优。
优体系,主体责任更明。按照“区级牵头带、街道兴党校、社区优服务”的工作思路,分级完善党员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组建“1+6”工作小组。区级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小组,下设6个特色教育工作小组 (“红色文旅教育”、“家风党风教育”、“乡村振兴教育”、“强国强军教育”、“高新产业发展”、“司法廉政教育”等6个工作小组)。在深入挖掘雨湖滨江地区党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整合文旅资源、乡村资源、社会资源、高校资源参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培植6条“党建+”精品线路,激发红色教育“新活力”。协调小组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指导、调度,解决难点问题。二是搭建“1+3+X”教育平台。乡街全面推进党校建设,进一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街道党校按照机关、社区、两新3个类别设立党员教育服务站。服务站根据网格划分、楼宇商圈、小区楼栋设立X个红色教育点。雨湖区城正街街道党校于2021年6月在新时代政治生活馆挂牌成立,街道党工委书记任党校校长。街道党校下设7个党员教育服务站,其中机关1个、社区5个、两新1个,党组织负责人任服务站站长,服务站明确“三张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活动清单),“一月一主题”综合性、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服务。服务站下设28个红色教育点,将党员教育延伸至居民楼栋、生产一线。三是共建区域党建联盟。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党员教育深层次、特色化融合。“老街”党建联盟。雨湖区窑湾街道聚焦“人口结构老龄化、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城市环境老旧、现代商业体验不佳”等痛点难点,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旅资源和区域优势,在街域内探索建立“老街”党建联盟,发挥街道党工委的龙头核心作用,联合社区党总支和驻街单位建立区域联盟,围绕“一点一线”开展办深办实办活党员教育。“一点”即打造核心示范的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党组织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资源共享;“一线”即整合街道现有红色文旅资源,形成红色文旅教育线路。“城总”党建联盟。依托雨湖城总文化,由滨江相邻的窑湾、雨湖路、城正街、万楼四个街道共同建立“河西滨江城总党建联盟”,突出以党组织为核心、以街道、村(社区)、驻区单位为主体,注重从河西滨江区域发展需求入手,建立组织纽带,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创新毗邻街道党建共建,实现区域统筹、互联互动和融合发展。“湘江”党建联盟。实施“千里湘江党旗红”党建品牌计划,有效整合湘江沿线文旅优质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实事求是 践行创新实干”“重温建党先声 悟思想开新局”“汲取奋进力量 绽放青春风采”“岳麓雨湖相牵 共促西岸崛起”“雨湖岳麓并进 区域融合发展”为主题串联起长沙岳麓区和湘潭雨湖区众多红色景点,形成6条红色文旅线路,共聚红色力量,共绘文旅画卷。实现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结对帮扶互助,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强引导,学用转化更良。遵循“三实三育”,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营造良好学风。抓实制度培育端正学风。街道党校建立健全“五制两守则一清单”(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教育计划制度、考勤考核制度、教育总结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校务管理制度和《教员守则》、《学员守则》,以及《学风不良表现清单》)。校务委员会例会一季度召开一次,由党校校长负责召集,各党员教育服务站负责人参加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制度制定、师资管理、重大活动等重要事项。做实管理培育浓郁学风。街道党校按照党员和党组织的类别、身份,做实“三会一课”、“党员发展”“日常教育”等项目,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在社区,重点围绕“七个一”(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党课学习、进行一次党的理论政策测试、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一次星级党员议事决议、两委作一次工作汇报、党员进行一次述学评学)开展情况对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进行评估。在机关,围绕“六个一”(集中学习研讨、理论政策宣讲、公益志愿服务、联点共建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在两新组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聚焦党建引领力,充实党建力量,将党员教育建在生产线上,做在日常事中。办实行动培育向上学风。以教育实践营造求真务实、健康向上的学风。各街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发现党员、党组织中的先进典型,搭建作用发挥平台。主动设计居民心愿卡和党员服务卡,依据志愿服务清单,采取“群众点单、干部与工作人员接单”的双重方式,引导广大党员结合自身工作特长,主动与群众“结对子”,切实提高服务群众质量。泗州庵社区首创“板凳议事会”收集群众意见,把居民议事会从会议室搬进小区单元楼下,搬进居民家中,让居民群众和街道、社区直接面对面,真实高效组织解决老旧小区无物业、无管理等难题,挖掘“出彩雨湖人”-党员罗学义、“优秀党员”-王石泉。
明目标,质量评估更准。通过强化师资、精准需求、用好载体,以“四提一降”(提高“党员教育培训任务完成率、党员参训率、测验合格率、志愿服务参与率”,降低“违规违纪党员人数”)为目标,综合评估党员教育质量。强师资提升教学效果。区级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建立了“党的理论政策宣讲队”“银发宣讲团”,选优建强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教师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乡镇街道党校积极搭建“师资库”,将领导干部、党员骨干、先进代表等纳入智库,并从教师政治理论素养、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工作态度三个方面,通过小结测验、学员评分、组织认定三个项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类别确保全员覆盖。根据“需求清单”,围绕“四训”综合评估街道党校党员教育质量。(依托党员冬春训,完成党员全员轮训每年25%;②依托上级调训,兑现党员教育培训骨干集训100%;③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实现月度培训举办率100%;④依托理论政策宣讲员送课下社区,做到个性培训完成率100%。)多平台保障教育质量。将平台“参与度”作为党员教育质量的直观反映。部分街道创新“两线”模式。线上运用好“红星云”、学习强国、智慧电视等平台,鼓励老党员、流动党员线上学。三义井社区主动对接电信公司,在新景家园小区首推智慧电视,小区党员在家便能通过电视大屏观看党建资讯;线下采取“集中学习”“送学上门”“街巷广播”等形式,开展日常教育。在利用好政治生活学习馆和学习强国体验馆,定期开展集中教育的同时,针对街道老党员居多的特点,泗洲庵社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年轻党员与年老党员结对,每周上户为视力不佳的党员讲党史故事,社区还在老街巷内按照“大喇叭”,每周播送3期党史故事。
严考核,队伍管理更优。以日常监督为首要抓手。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任组长、从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和党建指导员中抽调人员,定期督查党员教育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乡镇街党员领导干部按照联点包片,下沉参与、指导、监督各村(社区),按照“全程纪实”的工作思路从过程上把控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日常监督为首要抓手。以评星定级为重要举措。按照党员积分制考核“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4个方面10项党员评议内容进行量化,根据实际业务重点,对赋分权重进行动态调整,实行积分累计原则。根据积分累积情况,以季度为周期,按照“月统计、季度评定、季末亮星”的方式进行综合考评,分别给予“四星、三星、二星、一星”。以奖励激励为长效保障。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评星定级中的“四星”获得者优先纳入年度评先评优,并可获得授信200元以内为民服务专项资金。评定结果与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干部、典型选树挂钩,其中机关党员星级评定还将作为干部选拔等方面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