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红色动力”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 绿色产业实现三方共同受益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1-07 17:33

凤凰乡位于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洞庭之滨,汨罗江和湘江东西环绕,辖8个建制村、人口1.8万,总面积69.2平方公里,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投江殉国。2018年,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指出,“到2022年,要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逐步实现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近年来,凤凰乡落实中央要求,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走出了一条“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振兴之路。农村改革成果获得中央农业农村部第三方验收评估组的充分肯定。

筑强堡垒选贤育才乡村振兴有了“新班子”

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关键在人才,重点在班子,针对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老龄化趋势和村级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的现状,凤凰乡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为突破口,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各类村级组织作用,大力培训农业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村级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以“村支换届”选准干事创业队伍。乡党委强化村党组织领导地位,以村支“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选好“领头雁”,建好“人才库”,配好“指战员”。换届后,村总支书记平均年龄较换届前下降5岁,“两委”干部中40岁以下中青年干部占比达到41%,大专以上学历达到34%,同时,新当选的村党总支书记全部按照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对致富带富能力突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致富能人,优先考虑培养为村“两委”干部,一批年富力强且文化程度较高的本土人才加入队伍,进一步提升了带富致富能力。

以“专业培训”塑造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农技培训、“田间学校”、“农民课堂”、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组织2000余名劳动力参加“一户一职业农工”联动技能培训,每人次培训时间均在7天左右,类型涵盖种植技术、农技知识、淡水养殖、垃圾分类、食品检验等。同时采用“自主点菜”的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培训需求,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人的实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引领致富能力,培养了一批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种粮大户、技术能手,让农民队伍在家务农术有专攻,在外务工有一技之长。

以“三治融合”团结各类村级组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将党支部的领导职责、村委会的执行职责、议事会的决策职责、监委会的监督职责有机的结合起来,着力发挥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卫生保洁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五老一新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辅助作用,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形成了广泛参与、协商办事、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集中流转发展产业乡村振兴有了“新路子”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村级发展的关键资源。凤凰乡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发展契机,以经营田“四证”管理改革推动土地大面积集中流转,让土地“活”起来,让产业“旺”起来,实现了农村土地在整治、流转、交易中最大限度升值。

001.jpg

最大限度流转土地。在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广大农民利益为基础上,由乡融资担保公司为土地办理“抵押权证”36个,抵押贷款金额780.7万元,依托农村产(债、股)权交易中心成交产权交易94笔,颁发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书94份,严格土地流转“两金”(租金、风险保证金)准入条件,切实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的风险防范能力,缴纳土地流转风险保证金400余万元,推动全乡共流转土地43587.5亩,流转率达78.97%。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全乡地势平坦的优势,在8个村发展稻虾种养2万亩,优质稻2万亩,西瓜1万亩。以磊石村为核心,打造万亩“稻虾种养”示范基地;以青港村为核心,辐射带动磊石、琴棋、横港等村发展大棚西瓜种植1万亩,打造“西瓜种植”示范基地;以河泊潭为核心,扩种改良雷竹1000亩、猕猴桃1000亩、茶叶3000亩、优质稻2000亩,走农旅结合路径,发展民俗、医养、餐饮等产业,形成凤凰山竹园、桃园、茶园、田园、家园“五园”农旅产业特色品牌,打造了“万亩蔬果种植”示范基地。

因势利导合作经营。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鼓励和支持致富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在西瓜产业上,引进浙江台州专业团队进行独资经营,按1400元/亩/年的价格承包乡级牵头流转的土地,老百姓得1300元/亩/年,村级获益100元/亩/年。在稻虾产业上,由乡党委引导,带头推进建设“产业联盟”,实现稻虾合作社和散户联营联动,健全了稻虾产业链条,让种养技术上了台阶,让稻虾产业有了规模。在雷竹产业上,采用村级投入折现入股的方式进行支持,村级开垦荒山、流转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雷竹产业发展的投入折现入股合作社,经营主体发展雷竹产业成功盈利后,按股份给予村级分红,充实了村级集体经济。

创新模式三方受益乡村振兴鼓了“钱袋子”

产业兴旺、群众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凤凰乡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大力流转土地,发展集体经济,成功摸索一套“群众个体稳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受益、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村民、经营主体三方共赢的局面。

002.jpg

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在凤凰乡土地流转之前,村民们大多守着自家十几亩土地生活,农闲时就近做一些体力活,自给自足,丰收年成略有结余。推进土地流转后,劳动力年富力强的家庭集中流转到100-120亩农田进行耕种,家庭年收入可突破18万元。而对于不愿务农的家庭,将自家土地按1400元/亩/年进行流转至村级后,在保障年收入2万元左右外,再通过技能培训,男性劳动力就近聘用到合作社上班,可获取每月4000元左右劳动报酬,女性劳动力从事电商、家政、婴育等行业,每月最低有3500元收入,家庭年收入合计后可达10万元左右。目前凤凰乡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9607元,农民的纯收入成倍增长。

集体经济显著提升。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凤凰乡让村级承担经营主体与村民的协调责任,由村组织统一把农户手上的土地流转或对调后,集中成片承包给经营主体,经营主体与村级签订流转合同,村级负责收取流转费用分发给群众,确保了经营主体不与群众发生纠葛,确保了群众流转费用及时足额发放。村组织每年从每亩流转面积收取100元费用作为村级集体经济,仅此一项每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长6万元每年。

经营主体初具规模。在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过程中,凤凰乡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扶持来打通产业链的堵点和难点,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联合合作经营为纽带、社会化服务经营为支撑的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造了“荞麦湖”龙虾、“汨水古道.闻稻子归”稻虾米、“沉沙港”大棚西瓜等品牌,农产品产值大幅提升,真正着眼长远,实现多方共赢,为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真正让农业成为了朝阳产业、盈利产业。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