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部分和重要基础,坚持党建引领是我们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今年来,观山洞街道立足基层治理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将基层治理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强化街道、社区、小区上下联动,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以党建为保障,抓实基层治理的“基础课”。
街道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在组织引领、机制引领、思想引领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基层治理的基础保障。一是优组织保障,融合基层治理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建主责,把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把党建力量和基层治理力量深度融合起来。街道明确基层治理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街道领导干部通过网格化责任划分包干到位、责任到人,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基层治理“红色头雁”,党员干部为基层治理“红色引领”,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观山洞街道市域化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街道、村(社区)联动发力、系统推进、一级抓一级、治理一盘棋的基层治理体系。按照“一格一员”原则,街道4个村(社区)共划分14个网格,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网格员,优先考虑党员干部,保障基层治理力量。二是强制度保障,加大基层治理力度。结合街道实际,制定《观山洞街道市域化社会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基层治理内容、重点、责任等,用制度传导责任、推动落实,充分发挥党工委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党员主体意识。注重加大基层治理事项在党建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将社会治理纳入各村(社区)年终考核,对履职成效进行量化考核,压实具体责任,形成条块结合的共治合力,保障人员向基层走、资金向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三是用思想保障,夯实基层治理动力。抓好思想武装,强化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等政治理论,邀请专家、领导作专题党课和辅导报告,进行研讨交流。坚持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认真落实集中学习制度,制定《观山洞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观山洞干部理论学习制度》等,利用“学习强国”“红星云”“青年湖南”等学习平台,结合“线上+线下”“自学+集中学”“理论+实践”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习,推动学习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实践成果,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基层治理的理论素养。
二、以党建为依托,抓好基层治理的“自选课”。
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依托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一是把基本阵地建强建优,改善基层治理条件。建好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推广党建工作站“1+N”模式,通过“村(社区)推荐、街道考察、下文任命”的方式,选优配强党建工作站下设各站站长。提升辖区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特别是全力推进湘南学院社区党建示范点建设,将其打造成“党建引领、青春共治”的亮点和示范,让党的阵地抬头就见。在观山洞村试点探索建立村民代表会、妇女禁赌会、乡贤参事会、民事调解会、红白理事会等5个群众组织,不断革除旧的文化陋习,灌输新的精神食粮。在白水社区试行“社区—小区—楼院”三级管理体系,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制度,深化住宅小区、出租屋治理,推动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培育公益类、服务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建立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平台,收集社情民意,推进居民微自治。二是把基本阵地用好用活,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合理调配村居干部,发挥本地党员志愿者作用,构筑起“街道+社区+小区”的多功能阵地平台,打造成党员群众主动来、愿意来的基层治理阵地。湘南学院社区依托湘南学院在职党员服务队伍,推行“党建携手志愿者”模式,开展以在职党员、共青团员为主体,以“思想建党,志愿先行”为主题的志愿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组织在职党员自愿参与疫情防控、清洁巷道、义务巡防等,定期开展“一对一周末课堂”、未成年人子女“陪伴成长”、“大手牵小手”红色阅读等公益活动。凤凰山社区依托区域优势与资源,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退休党员在法制教育和基层治理的作用,选齐配强法制宣讲员,动员更多的老公安、老法官、老检察官、老司法干部深入社区、小区宣讲法律知识,巩固基层治理法制堡垒。三是把基本阵地拓展拓宽,培育基层治理骨干。拓宽基本阵地,抓住基层工作者这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凝聚党员群众带头干带动干。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上,定期开展培训提升能力,在争先创优上予以激励,让书记们干得好、有奔头;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把优秀人才选到村(社区)书记岗位上,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全覆盖。在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上,拓宽来源渠道,选举有志青年到基层,充实后备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生力量,今年已组织村(社区)后备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着力提升党员的能力素质,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在湘南学院社区设立“党建引领,青春共治”的服务体系,打造“青年剧场”“共治学堂”等活动平台,吸引带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基层治理融入新鲜血液。
三、以党建为重点,抓牢基层治理的“提升课”。
街道扎实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全覆盖,以党的建设为重点,贯穿、保障、引领基层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一是构建智慧平台,提升基层治理系统。以数据融合为基础,以信息应用为核心,打造智慧智能、实战实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以白水社区为试点,街道与中国电信郴州分公司合作,研发“智慧社区”IPTV系统平台,打造“一网(观山街道社会服务网)六平台(街道概况、平安社区、社情民意、防疫知识、生活便民和教育直通车)模式,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建档、事项办理、指挥调度、考核管理全流程信息化,打造“智慧社区”。建设“雪亮工程”“苏仙天眼”,在辖区公共巷道安装监控并接入平台,对重要路口、卡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建成街道、村(社区)、小区、用户四级“雪亮工程”监控系统,村(社区)治理进入“智能时代”。二是坚持全民参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工作优势,发挥村(居)规民约、岗位公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的作用,搭建起结对共建的基层治理共联平台,调动居民治社理政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平安家庭活动,发掘中华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尊老孝亲典型,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引导全街居民群众争创“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在全街道掀起倡导真善美的热潮,共评选出36户平安家庭。按照“以活动吸引人,以活动影响人,以活动教育人”的思路,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插画竞赛活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活“红色细胞”,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决突出问题导向,确保问题、责任、措施“三账台账”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统筹加快观山洞村集中联建安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水消防站等民生项目建设。推进观山洞村公寓式安置交房工作,顺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00余户公寓式安置交房攻坚任务,村民的安置问题落到实处。推动平安创建群防群治全覆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结合群众自治组织共建立六支巡逻队,实行24小时义务值勤巡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今年深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共243次,调解成功率为97.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党员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亮身份,用理论武装头脑,截至11月份,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14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