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念好“三字诀” 抓好党员兜底培训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1-28 09:13

一直以来,宁乡党员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中心,注重统筹管理、搭建平台、创新方式、开发资源,采取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的形式,开展党员集中培训,确保党员教育全覆盖,无遗漏,培训质量稳步提升。

“实”字当先,构建三级培训体系

宁乡党员队伍基数大、类别多、分布广,如何实现分层分类全覆盖培训?为解决这个问题,宁乡以党员集中培训平台为切入口,分县级、片区、基层党委3级培训党员,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培训平台体系。

县级示范引领学。县级层面聚焦制度规范提升,统筹管理做好培训体系的顶层设计。成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年度培训计划、资源开发、班次管理、经费保障等所有党员教育管理事项,建章立制、统筹协调、督查检查,树立全市党员教育“一盘棋”意识,实现目标同向。举办“入党第一课”党史专题培训示范班、新任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听,红色故事开讲啦”网络直播等示范班次,引领带动全市广泛开展党员培训。

001.jpg

在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开展红色故事开讲啦网络直播

片区基地重点学。按照“就近就便参学、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党建亮点”的原则,以2—4个乡镇(街道)为一组,路程控制在10公里以内,建立党员教育十大片区基地。各片区基地结合地域特色和工作亮点,做好“党建+”结合文章,打造了花明楼片区“党建+红色文化”、大成桥片区“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沩山片区“党建+旅游产业”等10个教学特色品牌。并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对农村党务骨干、其他村干部和党员致富带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002.jpg

长沙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

基层党委兜底学。乡镇(街道)和各市直单位兜底辖区和系统内党员教育工作,每年根据年度党员轮训计划,对普通党员、“两新”党员、流动党员实行兜底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同时,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主题教育和屋场夜话等相关要求,将“课内学习”“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围绕兴工强市、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每年开展1次集中轮训,每月运用理论中心组学习、远程教育站点、远教学习包集中学习1次,并定期为年老体弱和行动不便的党员送学上门或邮寄学习资料。

“准”字为要,开展分类精准培训

根据“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要求,宁乡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齐心协力,对党员进行分类精准培训。

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提神醒脑。从2020年开始,市直机关工委、教育系统、卫健系统、公安系统用3年时间,对所属党员开展政治理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教育,确保人民公仆一心为民,党性意识和民本情怀大幅提升。尤其是2021年,通过党员干部“四联五到位”民情大走访,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万余个。

村干部培训助力乡村振兴。举办村干部红色文化、基层党建、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各类专题培训班,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既让村干部学到中央、省、市专家解读的最新政策文件精神,又让他们到江苏昆山、山东烟台等地学习先进经验,还让他们向陈剑、彭育晚等身边先进典型学习,引导村干部根据本村实际,走出一条助推村级发展的新路子。

技能型党员田间实训强本领。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田间课堂”,发动驻点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党员、群众开展生产。近3年,共开展“田间课堂”100多期,培训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600多人、群众万余人次,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0余项。

004.jpg

灰汤镇片区基地开展“田间课堂”

流动党员离家离乡不离党。通过线上线下兵分两路的方式,让流动党员利用闲暇时间接受教育。线上,通过组织收看红星视频、网络直播课堂,共享微视频、学习资料,使用流动党员小程序等方式,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起来。线下,各乡镇(街道)在春节、五一、国庆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期,组织流动党员开展集中培训。

两新党员学习进企业进车间。宁乡市两新工委、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等党委发挥主体职责,积极组织园区内“两新”党员开展集中学习,把党课送进企业,送进车间,把骨干人员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活”字贯穿,保障教学资源丰富充沛

充足、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开展高质量教育培训的基础保障。如何让宁乡党员教育资源丰富起来?各级党组织出实招,出亮招,让党员有地可去,有课可上,有东西可学。

挖掘资源,打造阵地库。大成桥镇、菁华铺乡、双江口镇分别打造了鹊山村、陈家桥村、槎梓桥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夏铎铺镇、玉潭镇、横市镇、大屯营镇分别建成了“毛泽东主席与宁乡”展厅、中共宁觉支部陈列馆、云山书院红色展馆、大屯营党建长廊。流沙河镇成立了宁乡市内第一家乡镇党校,编写了《红色沃土流沙河》红色教材,打造了1党校+2平台(网络平台、直播平台)+8个现场实践教学基地的阵地模式。黄材镇、炭河里遗址管理办公室、档案馆等单位联合策划了“红色印记”宁乡革命文物展。

005.jpg

红色展厅:湘中革命摇篮——云山书院

优中择优,建设师资库。通过向全市征集、各单位党委推荐、开展“支部书记赛党课”活动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选择一批优秀党组织书记、一批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一批专家型领导干部纳入宁乡市党员教育师资库。开设党员教育师资培训班,推行党课试讲试听制度,不断提升师资授课水平。并根据党员听课后的课程质量测评反馈,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优秀师资保持在100人左右。

006.jpg

宁乡市党员教育老师党课试讲现场

开发课程,优化课程库。宁乡作为党史资源大市、红色文化大市,产生了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共和国司法奠基人谢觉哉、两弹元勋周光召等革命人物,革命人物旧居故居、遗址遗迹等有60多处。今年,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宁乡推出了《刘石三嫂》《戴卓良》等一批红色课程。同时,实现了从单一课程开发到系统课程开发的转变。推出了“入党第一课”系列课程、“传承红色基因 不忘初心使命”宁乡市党性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等,并制作成H5在红星网、红网等网站上进行推广。

原创视频,充实资源库。通过寻找发现身边先进典型,开发推出“楚沩红色故事”“老党员讲初心故事”等微视频;制作了《谢觉哉的为民情怀》《脚步》等党性教育片,在共产党员网远程教育平台进行了展播;推出了《楚江河畔》《鹊起》等乡村振兴资源片;征集了《小金的廉政之旅》《家风》等党纪党风短视频。既充实了资源库,为普遍轮训党员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有效提升了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宁乡市委组织部)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