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顺县抢抓湖南省首批柔性引才试点县机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理念,成功引进一批专家人才,有效实现人才数量、质量、能量“三量齐升”。
坚持放活政策,以优越的环境待才。坚持改革创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支持“一事一议”引才,由县委人才办牵头,沟通联系人才与用人单位,针对合作事项,商定合作期限、成果分红、产权归属等具体条件,签署三方合同协议,确保双方利益最大公约数,2019年以来突破性引进院士2名、专家人才90名。每年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实施永顺县乡村振兴“人才贷”金融服务,累计发放贷款2300万元。制定柔性引进人才收入分配政策,突出知识价值导向,允许通过领办创办企业或资金、技术、管理要素入股获取报酬,并按协议报酬的40%由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进行奖补,近3年共兑现奖补资金540万元。推行人才负责制、用人主体参与考核评价制,允许引进的专家团队负责人自主选择成员、使用经费、决定技术路线等,赋予用人主体跟踪问效、考核评价权重,既保证双方自主性、灵活性,又保证相互约束、形成合力,柔性引进人才纳入县五个文明绩效考核,表现优秀的原则上评定为最高等次,优先嘉奖、优先推荐。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专家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协调300万元装修完成“永顺人才楼”,176套电梯房达到拎包入住标准,提供健身房、青年人才之家、会议室、图书活动室等,柔性引进人才尽享舒适生活环境。
举办永顺莓茶文化节
坚持务实举措,以灵活的方式聚才。实施“一站一室一办”平台载体建设,柔性引进官春云、刘仲华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创建官春云油菜专家工作站,成立刘仲华院士“永顺莓茶”研发推广工作中心;建立“永顺凤头鸭”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永顺工作站,以及邓华凤、刘文武、姚茂君、左孝荣、魏大云、王军等专家、劳模工作室18个。在县人民医院挂牌设立“名医工作室”,柔性引进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朱黎明以及长沙市第四医院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骨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唐长友入驻,建成全州重点专科2个;在县第一中学设立“名师工作室”,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肖岩顺、石家文入驻,帮带20名青年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借助高校、院企人才资源优势,围绕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开发、革命传统教育、文旅产业发展,与湘潭大学、怀化学院进行“校地合作”,与湘西抖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展开“县企合作”,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永顺段)沉浸式互动旅游建设项目。
官春云院士工作站七彩油菜花海
坚持才尽其能,以发展的舞台用才。成功举办“中国•永顺莓茶文化节”“官春云院士七彩油茶文化节”,刘仲华院士为“永顺莓茶”代言,助推莓茶产业扩规升级,全县种植莓茶3.93万亩,年产量900余吨、产值约1亿元,带动2600余户1.1万群众稳定增收。在官春云院士团队技术支持下,全县推广种植高油酸油菜14.5万亩,年产油1.6万吨,与湘西沃康油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购销订单,形成完整产业链。实施农业产业链长制、产业人才互促工程,聚合专家工作室、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各类人才服务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投入1000万元产品研发认证经费,指导“三品”认证2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培育出永顺莓茶新品种2个,技术培训11.8万余人次,带徒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615人,实现全县农业产业年产值25.38亿元,带动13.05万人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