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5”文件精神,新化县立足县情,尊重实际,切实优化乡镇工作补贴结构,探索实行差异化补贴,确保了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整体收入高于县直机关20%以上,有效破解了偏远山区留人难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实行分类补贴。新化县地域较广,辖区内有25个乡镇、2个林场,各乡镇、林场距离县城远近不一,其中最远的奉家镇到县城车程达两个半小时以上,边远乡镇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问题历来非常突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将距离城区远近作为差异化乡镇补贴的重要指标,同时统筹各乡镇发展差异、工作难易与环境艰苦程度等因素,树立了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倾斜的导向。
广泛听取意见,制定可行方案。为落实好上级精神,县委组织部前期对各类别人员目前的工资水平、达到20%所需增加的金额进行了精准测算,对全县各乡镇、林场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综合掌握了各乡镇、林场距离县城的距离、路况和发展差异等情况。组织县人社局、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等相关单位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增加方案。县委组织部部长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拟增加的金额标准、方式、乡镇分类等征求乡镇书记意见。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将全县乡镇、林场分为四个类别实行差额补贴。同时,鼓励各乡镇在总金额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统筹本单位乡镇工作差额补贴的发放。
狠抓政策落地,激发工作活力。在县财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保障乡镇工作差额补贴经费,明确将下年度所需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21年底,全县乡镇工作补贴全部审批发放到位。按新标准发放后,最偏远的第四类乡镇人均月补贴达1650元,比第一类城边乡镇高900元,比城区机关工作人员年收入高19800元,有效激发了偏远乡镇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其中乡镇教师的差距更大,最偏远乡镇教学点教师年工资补贴收入比城区高22000元,有效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