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办这个证,我和老公要去县里头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办,而且5分钟就能拿证,又快又好!”3月2日,衡山县福田铺乡金路村村民邓文倩手里攥着刚办好的生育服务证,乐呵呵地说。
过去,群众办事经常要在村里、镇上、县级部门之间来回跑。近两年,衡山县以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为契机,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基础上,整合完善场所、增强队伍素质、提升信息技术,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真正实现“服务一扇门、审批一枚章、事情一次办”,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建村部 搭平台 群众办事有了好去处
办事场所是开展“一门式”服务的“硬基础”。为确保群众能有一个舒适的办事场所,衡山县按照“简洁、朴素、实用”的标准,统筹资源、整合资金,通过建改并举、分批实施的方式,累计投入2亿余元,完成7批134个村级服务中心的提质改造。所有村级服务中心水、电、路、网等设施全面配套到位,均安装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等办公设备,村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衡山县长江镇石子村服务中心
村级服务中心标识标牌、上墙制度“多滥杂”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基层组织的难题,不仅增加了村里日常开支,而且繁琐复杂的标识容易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犯迷糊”。县委组织部开展全面清理村级服务中心挂牌专项行动,让同类的牌子合并,多余的牌子坚决清理,对标上级规定样式,统一定制4995块标牌分发至各村(社区),并根据各村(社区)实际需求整合了一批“群众会用、爱用、乐用”的功能室,在满足村级事务管理需要的同时,让村级服务中心发挥最大作用服务群众。
“以前村部这里一块牌、那里一块牌,密密麻麻,找人办事看牌子都要看一阵子,现在好了,牌子就那么几块,清爽多了,我们来办事也方便多了!”萱洲镇萱洲河社区居民邓四新看到村民服务中心简洁明了的标识,高兴地说道。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服务中心管理,衡山县委先后出台了《农村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方案》《农村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用管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硬核”措施,严格落实村级服务中心坐班值班、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AB角等制度,确保群众办事质量不变、效率不减。
逐项清 分批放 基层干部有了审批章
“目前,我们可办理的事项有39项,老年优待证、医保、社保、民政等12个高频事项当场可办。”开云镇甘棠桥社区“一门式”信息服务专员罗凌衡提起自己的工作颇有感触:“群众的问题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他们方便了、高兴了,我们的工作自然就更有干劲了!”
衡山县长江镇石子村给村民盖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
衡山县坚持“能放尽放、依法下放”的原则,对标国、省目录库,确定116项乡镇权责事项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进行统一填报实施,制定县级向乡镇赋权目录,赋予乡镇58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依法下沉第一批政务服务事项39项,并对下放事项进行进行流程梳理,优化审批环节,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理时限,规范印制办事指南画册4000册,办事流程单页16万份,推动服务事项形成目录、技术应用形成标准、工作流程形成体系,让群众易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为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衡山县积极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业务办理模式,由县政府统一刻制165枚“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对印章使用进行充分授权,专门用于乡、村两级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真正将事项沉下去,将审批权“放下去”,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让办事群众由原来的‘多部门跑’变成了如今的‘家门口办’,真正享受到基层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效率,基层治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新桥镇分管此项工作的副镇长胡志刚对“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改革赞不绝口。通过赋予基层办事权、下放审批权,不仅激发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干事激情,也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乡村振兴获得更强劲的新动能。
重支撑 强队伍 高质服务有了硬保障
信息化是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高效运转的关键。衡山县在全市率先拉通266条政务服务外网专线,覆盖所有县直单位、乡镇和村(社区),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县、乡、村三级无障碍联通。同时,开发了集党务、政务、法务等“八务合一”的“一平台一系统三终端”,对涉及民生领域和与群众办事需求息息相关的高频数据资源,进行跨领域、跨条块、跨层级的整合,开发移动审批签字系统,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县线上共办结“一门式”事项32000余件。
“毕竟是新事物,刚开始接触觉得很难,我也搞不清各项事项是在哪个版块办理、该点哪个键,经过几次培训还有一对一的指导操作,我现在办业务也挺溜!”永和乡永田村“一门式”信息服务专员谭燕凤一边给群众办理业务一边说道。
“这个小姑娘热情又有耐心,虽然每次都是她帮我们全程代办,但她都会跟我们讲清楚政策和流程,让我们明明白白地享受好政策。”谭燕凤细致的服务、娴熟的操作,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点赞。
为了保证群众能够有好的体验感,衡山县通过村(社区)推选、乡镇审定、县级备案的方式,择优选拔了189名善沟通、懂电脑的35岁以下年轻人担任乡、村两级“一门式”信息服务专员,分批次对全体业务人员进行上机实操培训,并录制业务操作专题视频,让工作人员可以随看随学。同时,设置服务评价功能,接受办事群众即时评价,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是将基层党建、为民服务、社会治理融合推进的重要举措。衡山县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在全面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提质增效上精准发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