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桂东县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党的建设质量提升,为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治保证。
政治建设铸根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是采取“组织一次集中学习、上好一堂专题党课、开展一次思想讨论、进行一次党性体检、落实一次实地走访、做好一次党性点评”等措施,在全县党员中广泛开展“讲四心”——“讲良心、讲爱心、讲公心、讲党心”学习教育及“大走访、大宣讲、大访谈”活动,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夯实基层基础。二是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第一军规”精神,开展“闪光的足迹,我在这里!”寻访红色基地争做红色传人等教育实践活动,用红色精神引导和教育广大基层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是以微电影、音乐MV、快板等宣讲作品引导党员强化理论武装,以刊发重稿、组织培训业务骨干、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实干本领,统筹用好党史学习指定用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幸福桂东”APP等“指尖课堂”,打造突出桂东特色的《主播说党史》宣教专栏,引导党员干部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深化学习中锤炼能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桂东县全面推广使用“场所码”,有效防范疫情扩散
基层治理提效能,提升基层党组织创新力。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推行以村“两委”为主、以自然村落为单元、以党组织为龙头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和“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一核三治”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工作为抓手,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落实中发挥领导作用。二是创新自治建设。探索创新自治体系、自治模式,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桂东县村(居)规民约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红白喜事理事会”“道德评议委员会”“环境卫生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护林护水护路理事会”等做法,创新乡村“微治理”结构、“组务会”自治,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完善、运行规范。三是突出法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三引、四到、五全”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平安桂东建设向纵深发展。创新“村务员”乡村一网治理新模式,获评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并被省政府重点工作典型推介。持续推进平安建设、禁毒禁赌、扫黑除恶等工作,全县综治民调成绩一直位居省市前列,连续3年成功创建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2021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连续21年保持了全省“平安县”的殊荣。
桂东县充分运用“板凳工作法”,镇村干部用群众话“翻译”好政策,零距离收集民情民意
大战大考炼真金,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一是以“最踏实的肩膀”投入战斗。面对2021年发生的“6·1”洪涝灾害,桂东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在抗灾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即响应党组织号召、冲锋在前,严格落实“县乡(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包组、村务员包户”的工作责任制,严防死守,加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通过组建“抢险突击队”、“救灾小分队”、“复产指导队”、“医疗保障队”等队伍快速有序推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以“最可靠的队伍”为民服务。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桂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作用,凝聚合力,打好抗疫“组合拳”。全县成立了136支党员突击队(先锋队),在疫情防控交通要道服务站、乡村疫情防控咨询服务点成立了6个临时党支部,在基层一线彰显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组织的坚强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冲锋在前,进行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理、人盯人防控、人性化关怀,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保持了全县“零感染”“零病例”。三是以“最鲜红的旗帜”引领护航。今年2月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给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在各级党组织带领下,桂东数千名党员迅速集结,主动发起“抗击雨雪冰冻·党员携手同行”“党旗在雨雪冰冻一线高高飘扬”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共产党员突击队”“党员抗灾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200余支,第一时间战斗在抗击冰雪一线。党员干部坚持“加油、安全、关心、保障、统筹、下沉”12字标准,切实做好防范应对、值班值守、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确保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万无一失,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桂东县普乐镇党员群众路障清理活动
服务发展解民忧,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力。一是发挥组织宣传作用。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升“正能量”。激励村(社区)党员干部争做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过硬、办事能力强的“领头雁”,争当乡村振兴路上的“当家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为民办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感召力。二是健全联系群众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出门听民声”“开门晒承诺”“上门办实事”等方式,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听民之所想、问民之所需、察民之所困。集民意、找问题、定措施,2021年以来,县委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累计为民办实事172件,全县梳理“为民办实事”问题清单792件,办结率达95%以上。三是精细提升办事成效。深入实施政务服务改革,将服务群众与优化作风一体推进,累计取消县本级1148项证明盖章类材料,实现用政府“减法”换取市场“乘法”。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问题,解决学位3503个,新增床位500张,新建车位1303个,改(新)建农村户厕201户、公厕10座;新增就业222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06人,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获得指数。
(桂东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