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亩太空莲种植基地、现代化洗莲设备、高标准冷库,实现白莲种植、收获、储存、加工、运输“全产业链”,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7万元,人均增收2200元以上……这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平茶镇小岔村展示的产业发展成果。
靖州平茶镇小岔村村民拿到村集体经济分红。
一个贫困村,如何在短短几年间发生蝶变?获评县“乡村之星”表彰的村支部书记李平作为“村集体经济头雁人才”功不可没,他说,“有人才、有技术、有项目,产业才能发展,群众生活才能提高。”
靖州县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聚焦“人才振兴”这个关键,抓住引才、育才、留才三个环节,通过评选表彰一批“乡村之星”,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加快构建乡村人才荣誉体系,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能、建功立业。
回引“新乡贤” 鼓励创新业
春节期间,冰糖橙作为冬季必备首选水果,颇受市场欢迎。在靖州产业园区的喜乐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冰糖橙分拣流水线上忙着选果、称重、打包,忙得不亦乐乎。
喜乐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正是获评县“乡村之星”表彰的社会服务型人才的李巧华。2016年回乡创业成立公司以来,她在121个村设立电商服务站点,与2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搭建起农户和市场之间内接外联的桥梁,将农产品以统一的标准集中收购,利用公司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销售出去,每年帮助种植户销售杨梅、金秋梨、冰糖橙等农产品累计达一万余吨,解决当地1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电商、村集体、农户多赢局面。仅2021年,她的公司就帮助梅农销售杨梅鲜果2.64万件,销售收入368万元,31个村、423户脱贫户受益,4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2万余元;销售冰糖橙500万公斤,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11个村、122户脱贫户受益,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余元。
工人们正在分拣冰糖橙。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近年来,靖州坚持广开门路“引才”,支持能人回乡,鼓励专家兴乡,吸引青年下乡,着力招引一批带动乡村发展的“金凤凰”,并依托职业教育、就业培训、产业基地等载体,开展差异化、定制化、规模化培训114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培育“土专家” 引领共致富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你看花蕾又多又密!”2月21日,在自家杨梅基地转了一圈后,渠阳镇铺口便民服务中心官团村的“乡村之星”、杨梅产业致富带头人孙百灵欣喜地说。
孙百灵是一名职业农民,靖州杨梅种植有名的“土专家”。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培训后,他系统学习了杨梅种植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取得相关证书。“集中学习了10多天时间,收获很大。”孙百灵感慨地说,原来种杨梅只会下笨力气,不懂施肥不懂疏果,就是上不去,后来按照专家建议,自己在选种、施肥、保果等方面均做了调整,杨梅的产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2021年,孙百灵个人投资几十万元建起杨梅塑料连栋大棚10亩,促使杨梅熟期提早,采收率、优质果率分别高达96%和85%,提升了靖州杨梅品质。如今,孙百灵成了靖州杨梅标准化栽培“领军人物”,他把自己总结的杨梅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村民,示范带动周边梅农开展杨梅标准化栽培,树立起了官团杨梅品牌,成为该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孙百灵在杨梅大棚里查看杨梅生长情况。
像孙百灵这样的“土专家”,靖州还有很多。去年,全县建立科技专家服务示范基地15个,采取“自己教、走出去、请进来”,“理论学习+田间实操”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培训32期、3120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36户,培养本土科技人员163名;高新技术企业25家。同时该县持续开展村集体经济头雁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产业致富带头人等“乡村之星”评选活动,把本地“土专家”、“草根精英”、“技能大师”等乡土人才“选”出来,分级分类建立“乡土人才库”,以“田秀才”、“土专家”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3967名各类乡土人才已经成为靖州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打造“新网红” 融合促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我家的农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了特种土猪18头,鸵鸟26只,实现收入18万元。”谈起电商销售带给农场的丰收,藕团乡老里村安安家庭农场主龙开安笑得合不拢嘴。
2018年,龙开安还是个只会用手机刷小视频的“门外汉”,在县里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课程的熏陶下,开始“触网”销售自己农场生产的生态农产品,如今产品包装、抖音直播、视频制作、剪辑、推广,已是炉火纯青,粉丝近20万人,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新网红”。去年,他的农场网上销售收入实现40万元,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同龙开安一样,藕团乡的“老里站长”龙开祥参加电商人才培训后,当上了村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站长,每月为村民销售土鸡(鸭)、山核桃、猕猴桃等农产品2000元以上;坳上镇“湘西济公”刘昌纲学会“直播带货”后,去年线上销售杨梅1万公斤,冰糖橙10万公斤,金秋梨5万公斤,实现收入15万元,帮助2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这都要感谢石总!”龙开安们口中的“石总”是靖州康美悦信息科技负责人石莉珍。作为技能带动型“乡村之星”,她积极组建科研、导师团队16人,在靖州开展青年创业培训 、网创培训、双创赛前培训114场,直播带货PK、创业沙龙、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近800场,给农户们提供最“潮”的技术和服务,让农户们先“富脑袋”,再“富口袋”。
2022年网上年货节暨特色产业直播带货大赛颁奖典礼现场。
近年来,靖州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支撑、渠道拓展等举措,广泛培育农村电商人才,为乡村振兴撒下人才种子、注入“活水”。去年,全县开展电商培训8期,培训人数2200人次,开设电商经营主体158家,电商交易额达7.6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1.3亿元,演绎着“一批‘网红’服务一批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