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已经持续了两年多……
在两年多对抗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有付出、有奉献、有牺牲、也有收获,我们承受了病痛的苦难,体会了生活的艰难,但也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战胜疫情的决心空前高涨。
林邑儿女自2020年3月起,便已将疫情抵御在外,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金钟罩”。
今年2月,当疫情防控的警报再次拉响,全体郴州人闻令而动,奋勇争先,再次将企图“入侵”的疫情控制住,有惊无险。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
为了构筑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郴州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各个行业,都有着一批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的“高手”,他们共同筑起了一扇扇钢铁之门,守护郴州平安。
守好“入郴门”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3月26日晚,阴雨绵绵,又降温了。21时许,郴州市交警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兼栖凤渡中队中队长成炫桦带着辅警刘迪斌正在京港澳高速五里牌高速口防疫检查点,仔细检查过往车辆的驾驶证、行驶证、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
自从各高速口启动24小时驻守检查以来,成炫桦带着刘迪斌、华冰、杨帅3名辅警驻守在五里牌高速口疫情防控检查点,实行三班倒轮换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在现场。
上岗以来,他们从未脱下衣服睡一次安稳觉,困了就掐掐自己的大腿或者做做运动,确保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这样的作息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着极大的考验,但是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克服并适应着这里的一切,没有一句抱怨。
“驻守在疫情防控检查点,可以说是尝尽酸甜苦辣。京港澳高速五里牌高速口疫情防控检查点,车流量大,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其中有理解我们工作的,也有不理解的。”成炫桦说,有些驾驶员由于害怕自己被隔离,就趁着车流量大的时候,闯卡跑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成炫桦和辅警们会及时通过车牌号查询到驾驶员的联系方式,耐心地给他们做工作,劝导闯卡驾驶员回来测量体温、做核酸检测;检查出红码人员,立即上报疫情防控指挥部……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让群众在这场倒春寒里感受到了阵阵暖意。面对群众的感激,他们说:“我们是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疫情防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但日常的工作也很重要,成炫桦和同事们除了要对疫情防控检查点进行监管,同时还要兼顾日常违法违章、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我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做的都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情。疫情当前,唯有尽职尽责,做好疫情防控,才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成炫桦说。
守好“采样门”
“我们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
3月26日,下午4时。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的核酸检测采样点,代宏金接过待检测人员带有信息的条码,贴到相应试管上,她迅速拿出棉签,取样、留样、保存。
“你不要紧张,记住动作要领。”邝临兰在一旁轻声提醒。
代宏金是核酸采样点的新兵,这是她采样的第三天。与她搭档的是有着16年工作经验的资深护士邝临兰。
下午的时间段,是她们工作最忙的时候。采样新兵代宏金在心里反复给自己“加压”,动作完成不敢有半点松懈。
采样的动作繁琐又机械的动作,每天要重复几百遍上千遍,抬起的胳膊常常累得酸痛。
一些被检测者喉部敏感,采样时会忍不住咳嗽。代宏金会提醒他们,要尽量憋住一口气,张大嘴不要呼吸,采样后立刻戴好口罩。
看似平常的捅喉咙,都是一次与隐性风险的博弈,而这样的博弈,只是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的日常。
“穿上防护服之后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代宏金形容投身战疫一线的感受。
夜幕降临,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4小时“营业”的白色的临时板房灯火通明,“大白”依旧在忙碌,这里不分昼夜,没有周末。
守好“检测门”
“一天相同动作重复上千次”
3月26日,星期六。市三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检验师周倩换好防护服,装备整齐走进实验室。
“一旦进入里面开始工作后,不能随便出来。”周倩说,如果中途脱下防护装备来吃饭、喝水、上厕所,会浪费个人防护装备,又要耗时再消毒,所以检测人员都是一进去就一直到做完检测后才出来。
从去年11月培训合格,取得核酸检验师资格后,周倩的工作节奏开始由原本的忙碌变成每天如打仗一般。
试剂配制、样本编排、核酸提取、信息录入、核对……24小时核酸检测不停运转,在核酸检测实验室昼夜奋战,已经成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常态。
近日,疫情形势严峻,我市对重点人群的检测以及疫情防控演练的开展,让周倩所在医学检验中心承担的核酸检测数量激增。
“一天单手拧瓶盖的动作重复可能近千次吧。”周倩笑称自己像机器人一样。
核酸样本检验步骤复杂繁多,作为“离危险最近”的人,检验师必须每个环节都精准到位,与病毒近距离“过招”。
“核酸检测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而且加急的样本很多,我们比速度,比精度,更比耐力。”周倩说。
口罩在周倩脸上勒出深深印痕,负压的工作环境让她感到胸闷,而橡胶手套里的双手被汗水浸泡又反复经过酒精喷雾消杀,她无法像普通女孩一样做漂亮的美甲。
“女孩子都爱美,但我是专业的检验师,留指甲涂指甲油都会影响检测结果,那是不专业的表现。”周倩表示。
虽是周末,像核酸检验师这样的“幕后英雄”没有停住与病毒赛跑的脚步,第一时间完成样本检测工作,出具检测报告,为病例诊断“一锤定音”,为战胜疫情争分夺秒工作。
守好“社区门”
“保障居民健康再苦再累也值得”
3月26日,北湖区燕泉街道燕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琴早早就来到了社区,开始了一天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现在,她每天都照例开展宣传、值守、管控、摸排等工作,有条不紊,守护着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提起2月份那次突发的疫情,她依然心有余悸。
2月15日凌晨4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她。她从电话中得知,有2例香港返郴新冠肺炎初检为阳性人员曾在北湖区骆仙东路一盒饭店和副食店买过盒饭和香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张琴立即赶到骆仙东路排查,十分钟内找到新冠肺炎初检为阳性人员曾到过的盒饭店和副食品店。她立即召集社区所有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对盒饭店和副食品店及其周边进行管控,并对店内进行全面消杀,仔细排查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并一一联系这些人,嘱咐他们待在原地等待医护人员前往。
在等待救护车转运期间,张琴发现盒饭店老板情绪面临失控,勇敢上前安慰盒饭店老板。在她的开导下盒饭店老板情绪逐渐平稳了下来。
离开盒饭店后,顾不上休息,张琴赶紧加入到社区工作人员排查队伍中,深入辖区居民家中开展入户排查,直到晚上12时,张琴才回到办公室休息。
“尽管很累,但面对疫情,责任重于泰山。保障居民的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再苦再累也值得。”张琴语气坚定地说。
守好“出行门”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不能断。”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人民警察令人动容。还有许多各行各业的人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成为了疫情防控路上的“逆行者”,其中就有郴州市公交集团最可爱可敬的驾驶员们。他们不顾个人安危,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保障着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
郴州市公交集团北湖分公司车队103路线路班长李晓辉和往常一样,在车队吃完饭后,根据调度安排的时间出车,不一样的是,在出车前,车队多了一些复杂的“手续”,量体温和双手消毒,并佩戴口罩。
103线是双环线,由城际大巴站发往高铁西站,承载的是各县(市、区)和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人群。该线路全程37个站,单边一趟70分钟,单边16公里,每天大概有800多人次搭乘这条线路。
有人问,疫情之下,你们不怕吗?“疫情之下,在服务性岗位工作,说心里话没有一点担心,那是假话。但我们车队的人,没有一个退缩的,大家都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李晓辉颇感自豪地说,“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血脉不能断。”
“李晓辉既是一线公交车驾驶员,又是线路班长,平时都是利用休息时间,来投入到车队的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节假日客流疏散的整体管理当中。”郴州公交集团北湖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张赛莲说,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在人手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李晓辉利用休息时间,到高铁西站进行场站的消杀和车辆的消毒,协助各场站开展日常工作。“可以说是哪里缺人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张赛莲说。
守好“任意门”
“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
在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每天都默默坚守在防疫岗位上,完成一件件防疫工作,他们就是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志愿者。
他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战疫有我志愿同行”的诺言。
家住沁园山庄的志愿者孙立军给记者看了一张照片,他平常做志愿工作时很少拍照,这张尤其显得珍贵。
记者看到,照片中的孙立军正背着喷雾器对小区各个角落进行消杀工作。
今年2月15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孙立军果断关闭了自己的两家美容店,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队伍,每天上门向居民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排查外来人员,对公共区域和重要场所进行消杀,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
“我们小区紧邻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又是无物业管理小区,有400多户居民,人员混杂,疫情防控难度很大。”孙立军说,在这特殊时期,作为小区的一员,应该站出来出一份力。
“每一轮核酸检测前,我们都要上门挨家挨户通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基本上这几天每天晚上都要忙到一点多钟。”当得知第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的消息后,孙立军非常高兴,觉得这几天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小区居民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时,孙立军做完消杀工作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宣传、排查等工作中。尽管前一天对每户都挨家挨户上门进行了宣传通知,孙立军和社区工作者还是再次上门一一进行核对。这项工作繁琐而细致,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但在孙立军看来,这些算不了什么。
“疫情防控工作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孙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