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醴陵奔波着一支支“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是身披“红马甲”的志愿者,有的是身披“黄马甲”的关卡执勤者,有的是身披“蓝马甲”的城管人,有的是身披“白马甲”的卫健人……在战“疫”中,他们充当“冲锋者”“坚守者”“接力者”“逆行人”,用绚丽的色彩为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诠释担当。
身披“红马甲”,就意味着冲锋一线
“陈叔,今天有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我是你家的联户党员,生活上有困难可以及时与我联系。”在左权镇陈东村,党员江桂林在挨家挨户走访联系,了解相关情况,讲解防疫知识。
疫情大考,重在基层,难在基层。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醴陵市各镇街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结合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发动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等志愿者10000余人次,逐户走访,开展疫情防控“敲门行动”。
重点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涉疫地区人员报备排查、省外入醴人员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重点人员管控、“场所码”宣传等工作。他们身穿“红马甲”,勇挑重担,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决心,以“小网格”“小安全”铸就“大防控”“大平安”。
身披“黄马甲”,就意味着坚守战位
“您好,请停车扫一下场所码,谢谢配合!”在醴陵西高速收费站疫情防控检查点,值守人员举起停车牌指挥车辆减速、引导入醴人员扫描场所码、登记行程信息。
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切断疫情传播链条。自3月16日开始,醴陵市在城区7个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等重要卡口,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点,卫健、交通运输、交警等相关部门分三班24小时轮流值守。
他们秉承“逢车必查、逢人必检、逐车登记”的原则,引导外来(返)人员和车辆,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指挥疏导车辆有序通行,全力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他们身披“黄马甲”,不分昼夜,夜以继日,用坚守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墙”,用担当守好一扇扇安全“防护门”。
身披“蓝马甲”,就意味着尽心尽责
天刚刚亮,在醴陵太一综合市场,6名城管人已经到岗,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乱象进行教育劝导,维护市场周边卫生环境与市容秩序。
这是城管人的日常,也是城管工作的缩影。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醴陵市1000名多城管人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带着使命,坚守岗位,持续自我加压。不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他们始终从“细”处着手,用细心和细致做好道路清扫作业和全市所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站、公厕、垃圾转运车辆、作业工具等环卫设施、场所消毒杀菌工作。全方位加强对夜市、烧烤摊、流动摊贩、马路市场和店外经营的巡查监管和执法力度等工作。
他们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抓好每一个细节、把控每一个环节,把自己的一身“城管蓝”当作防线,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保卫生命健康之战。
身披“白马甲”,就意味着逆行而上
疫情来势汹汹,醴陵市5000多名卫健人闻令而动、同心战疫、勇挑重担全面“参战”,从严从紧从快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3月16日起,抽调64名医务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全市7个高速路口,及火车站、高铁站的便民服务核酸检测点,为外省入(返)醴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
另外,为全力构筑免疫屏障,卫健人通过入村上户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截至目前,醴陵市疫苗接种全程率为96.24%,加强率为75.85%。
“没有谁生来就是英雄,只不过是他们穿上了这身防护服。”在疫情防控中,醴陵市逆行而上的卫健人成为了绝对“主力”。他们以白色防护服为战袍,以生命赴使命,很好诠释了“英雄”的价值内涵。
疫情无情,人有义。醴陵市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主动站出来,冲锋一线,挺身前沿,不舍白昼黑夜,同时间赛跑,用担当护航,用自己的方式,与广大群众将战“疫”进行到底,用心用情守护着瓷城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