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现有党员49.52万名,党的基层组织2.19万个。近年来,长沙聚焦党员教育工作中差异化培训难、针对性课程少、兜底培训难到位、效果转化不明显等问题,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以实效促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精细分类,个个都受教育
按照组织要求、岗位需要、个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针对不同领域、类别、年龄、文化层次的党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努力解决“大水漫灌”问题。
分行业分领域。对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党员,围绕“训什么、怎么训、谁来训”差异化设置培训方案,提高培训针对性。比如,针对卫健系统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新党员、青年党员等,制定“医课红心”“红色CEO 跟党创业学管理”“入党第一课”“青年毛泽东成长之路的启示”等主题培训方案,为基层集中培训提供标准化参照。
按类别按特点。针对容易漏训和弱训的群体,分类举办培训班,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后进党员等群体的教育培训。比如,针对流动党员,利用节假日开展“假日党课”,集中培训流动党员,切实强化了党员教育管理;针对年度评定不合格党员,创新开设“初心回归班”,开展为期半年、每月一天的培训,纯洁了组织肌体,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依需求依兴趣。根据党员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开设专题培训班。比如,结合乡村振兴,组织农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党员负责人、农产品经营大户等,参加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增强了带头致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学史积极分子,到遵义参加“学四史 守初心 担使命”专题示范培训,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针对卫健系统党员,制定“医课红心”主题培训方案。图为长沙市卫健系统新党员微党课总决赛现场。
精心研课,堂堂都有实效
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发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课程,用故事讲出理论,用理论讲出价值,用价值讲出认同,真正让党员坐得住、听得进、弄得懂。
研发一批精品专题课。落实首要政治任务,邀请党史专家以及党校、高校马院老师研发“必修课”。根据基层党员特点自主研发“1+3+N”系列精品专题辅导课,“1”即主打课《学好必修课,奋进新征程》,“3”即重点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N”即围绕“四史”的系列党课,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入脑入心。
赛出一批精品微党课。充分挖掘利用长沙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本土“名师名课”竞赛活动,赛出了一批精品微党课。红色微党课成为党员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的“抢手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创作一批精品视频片。围绕建党百年、换届之年,精心选题和创作,重点拍摄制作《湘区丰碑》《“让衔”英名天下扬》《“志”在开慧》等一批原创精品视频教育片,在中组部《共产党员》电视专栏、学习强国、红星云展播。
精准施教,人人都有收获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贴近基层、贴近党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精准施教,确保党员学有所获。
做实“送课”。以“培根铸魂”为目标,不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每年坚持开展送党课进基层,集中统一向各区县(市)、行业系统“送课”,受到广泛欢迎。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做实“送学上门”,探索推动驻地高校青年党员定期到老党员家中讲理论时政,老党员给青年党员述初心故事,起到了互动双赢的良好效果。
做细“选课”。线上线下发布《百堂精品党课课目单》,由基层党组织根据培训需求自主“选课”,为党员集体学习、远程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每月定期向基层支部推送“远教学习资源包”,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要闻、党史故事、党务实务等重点、热点学习资料,目前已发布20期,成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重要学习内容。
做优“点课”。精心录制一批精品党课视频资源,在长沙组织工作宣传教育平台“先锋潮”网站和“长沙党建”微信公众号播出,供全市党员随时随地线上“点课”。精品视频点击量突破120万人次,起到了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的实际效果。
高校年轻党员到老党员家中送时事政治课,老党员给年轻党员讲述自己的初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