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三提三强”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4-19 18:10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宁远县探索乡土人才“三提三强”模式,以乡情为纽带,以事业为中心,以发展为目的,推动各类乡土人才大展才华、大施所能、大显身手,点燃“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提升引才“总量”,外引内培强实力。一是依事择人引进一批。根据人才需求和编制实际,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中,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科学编制需求目录,通过放宽年龄和学历要求、偏远乡镇计划单列等方式,引导近1500名城乡规划、农林畜牧、教育医卫等专业性强的人才流向基层,提高乡镇人才储备。二是巧用乡情回引一批。建立宁远籍在外优秀人才库,依托“血缘、业缘、地缘”和各类在外办事机构、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以“稳就业、强基础、富家乡”主题活动为契机,创新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乡贤回归、乡村振兴”等活动,用乡情回引乡贤,一大批退休公职人员、在外企业家、致富能手等优秀本土人才回归家乡、助力振兴。近年来,全县共回引乡贤上千人,回归项目32个、回流资金4亿元。三是精准定向培养一批。加大本土化人才培养力度,出台乡镇人才特岗生定向培养实施方案,定向培养教育、医卫、农技、水利等乡村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500余人,储备了一大批“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本土优质人才,乡村人才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

提升用才“产量”,人尽其才强活力。一是多方联动强平台。实施“政府搭台、基地引领、公司运营、人才唱戏”发展模式,建立“基地+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创业平台。目前,全县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4个,产学研基地5个,博士工作站7个,良好的“双创”平台为乡土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欧阳瑶力回乡创办康德佳公司,主营菊花等中药材和油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及销售,研发出“金丝皇菊”系列品牌产品,获得“国家级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等荣誉30余项,创业团队入选2021年全国“巾帼新农人”创业典型案例。二是精准培训强本领。聚焦乡村治理、先进农技、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等内容,依托县委党校、县职业中专和相关职能部门创新举办“九嶷大讲堂”,组织“菜单式、订单式、体验式、案例式”等各类培训100余场次,提升乡土人才综合素质,涌现出“九嶷山下袁隆平”鲁茂祥、墨彩土陶“泥专家”陈各辉、蝶翅画及剪纸艺人胡晓红等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优秀乡土人才。三是正向激励强动力。优先落实乡土人才政治待遇,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单列计划,注重将政治成熟、具备条件的发展成党员,把觉悟高、素质优、能力强的培养成村干部,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两代表一委员”,参评省市人才项目。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周燕回乡创办大元社,6年服务留守儿童8000余名,成功创建中国美术学院总体艺术研究院教育实践基地、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毕业创作基地,其本人也于2021年当选市人大代表、荣获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提升留才“质量”,千方百计强磁力。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扶持资金,将乡土人才创办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纳入补贴范围,每月增加3000-5000元生活补贴,在县内购买首套住房最高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建设园林式院士专家楼和“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为乡土人才提供住房保障。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在非公企业、各类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推动乡土人才担任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加强党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启动“双培”工程,把乡土人才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乡土人才。2021年,全县共有600余名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2020年返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郑生枝,采取“党建+产业基地+农户”的方式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投入750万元发展经济、振兴乡村,短短一年多时间,曾经的落后村就发展成幸福村。三是优化人才生态。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乡土人才工作,推行乡土人才服务卡,用心用情解决落户、购房、就学、就医等“关键小事”。充分挖掘和宣传乡土人才先进典型,提升乡土人才社会地位。

乡土人才的集聚发展,已成为宁远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五区两城”和振兴乡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乡土人才的驱动支撑下,宁远现代农业加速优化升级,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0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5个,被评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水产和生猪稳产保供“双先进县”。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