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扛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通过抓党员教育、乡风文明、乡村人才和集体经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遐迩闻名的乡村振兴“鼎城模式”。
一、抓实党员教育,推动“群雁齐飞”
党员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鼎城区通过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镇德桥镇同心坝村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采取“党员示范户”“党员荣誉墙”“党员示范路”等有力举措,鼓励党员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慈善捐款、村级管理,动员党员向建设一线集聚。韩公渡镇走马岗村积极在“强组织、富农民、提治理”方面下功夫,深入开展“五个到户”,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屋场会、“村村响”广播等方式,把党的政策红利精准送达给群众。十美堂镇兴镇社区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将党员学习教育和农技培训紧密结合,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致富带头人,以屋场会、现场会、微信网格群等形式、途经传授知识,做到理论武装和技能培训“两不误”,不断提高党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蒿子港镇组织党员帮助农户耕田犁地
二、抓实乡风文明,激活“内生动力”
始终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谢家铺镇乡村振兴示范片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倡导新时代新风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全力支持配合项目占用田地、菜园以及拆除栏舍、砍伐树木,并实现零补偿。草坪镇放羊坪村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成立了妇女先锋队、慈善协会、红白理事会、文艺宣传队等协会组织,通过开展“最卫生光荣户”“最美庭院”“好家庭”“孝老之星”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破除孝道式微、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推动形成文明新风尚。尧天坪镇喜洋村结合“幸福屋场画幸福”主题党日活动,向党员群众宣传党史、生态文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政策,动员群众为村集体发展建言献策,让群众真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人翁。
草坪镇放羊坪村开展评选表彰活动
三、抓实乡村人才,厚植“智力支撑”
坚持把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不断厚植“智力支撑”。从区直单位择优选派189名工作队成员,组成69支区派驻村帮扶工作队,与4支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持续开展大走访活动,从助学、助农、助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帮扶。近三年来,全区培养大专以上学历农民大学生366人,组织100余名致富带头人赴外地参观学习,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万余人次,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破土而出。深入开展“雁归工程”,100余名思路活、资源广的退役军人、退休干部、大学毕业生和外出务工致富能人返乡,在开展公益活动、活跃文化生活、改善村容村貌、发展农业产业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区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入户指导农户配管油茶树
四、抓实集体经济,积蓄“发展动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鼎城区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地区特色,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草坪镇三角堆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常德市三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产业开发的经营主体,精心培育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优质水稻、火龙果、黄花菜、水蜜桃、油茶等产业齐头并进,为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谢家铺镇施家陂村采取创办、领办和招商引资模式,让村集体、组集体、村民以不同方式入股企业,村内企业从2016年的4家发展到现在的23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亿元,产值超过3亿元,解决群众就业500余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蔡家岗镇花园村与汉寿藤耘农业开发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打破了合作社统包统揽的状态,建设标准化藤椒良种繁育园700亩,垦复土地1000亩,每年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20万元以上、务工收入近1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