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仁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特色农业、资源盘活、生产经营、旅游带动等多种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走“特色农业”之路。在巩固壮大水稻、油菜、茶叶、烤烟等传统农业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小水果、蔬菜等特色种植和生猪、黄牛等特色养殖,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县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由村集体集中连片流转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140个村(社区)集体流转土地9.15万亩,为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种植烤烟4.5万亩,烟叶税收分成到村804.3万元。金紫仙镇源田村流转农田1056亩,发展韭菜、百合、仙草等产业,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灵官镇古铛村建设存栏5000头大型养牛基地,每年为村级集体增收25万元。
走“资源盘活”之路。全面清理各村(社区)集体所属的土地、山林、山塘、房屋、设施设备等闲置资产资源,重点盘活撤并后的学校、村委会等资产,引入社会资金租赁承包,打造成企业车间、乡村客栈、农家驿站等。安平镇沿滩村将闲置学校租赁给企业办公,每年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收入。永乐江镇城东社区利用神农文化街空闲房屋,引进企业投资建设特色民宿,预计将增收20万元。安平镇樟桥等7个村利用烟叶育苗基地的闲置期,采取订单生产模式,从当地花卉育苗企业采购花卉育苗容器和幼苗,进行育苗生产,预计将实现村集体净增收35万元,同时为100余名弱劳动力带来130万元左右的务工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共盘活资产资源106处,为村集体增收近300万元。
走“生产经营”之路。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办企业或以可支配的资产资源作价入股、资产托管、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他工商企业。金紫仙镇福星村建立光伏发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0余万元收入。洋际乡猴昙仙村率先推行“20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由村集体承建”,2021年盈利36万元,再通过投资入股水厂和泡菜厂,今年预计村级集体收入可达50万元。安平镇桥石村注册成立食用油厂、辣子鱼加工厂两个村集体企业,生产加工村集体种植的油茶、养殖的塘鱼,经营性纯收入达80万元。
走“旅游带动”之路。充分发挥安仁深厚的红色底蕴和特有的绿色资源优势,创新“党建+乡村旅游+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华王乡唐天际将军故居年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等行业。金紫仙镇赤滩村成立金紫仙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小桂林”特色景点,挖掘人文故事,完善配套设施,打造集旅游、观光、垂钓美食为一体的山村民宿,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永乐江镇山塘村通过兴办亲子游乐园、“异镜空间”民宿、水上乐园、采摘园、农耕体验园等项目,为村集体带来95万元的收入,成为全县乡村旅游集体经济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