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四度”人才工作法 打造发展“智”高点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5-20 16:16

近年来,吉首市在人才引、育、留、用上坚持“四度”工作方法,打磨引才精度、拓展育才深度、提升留才温度、加大用才力度,完善各类政策补贴,加大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开展轮岗锻炼,与吉首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在引进人才、创新工作方法、签约公费师范毕业生、激活人才队伍活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全力打造州府中心城的发展“智”高点。

量体裁衣,打磨引才精度。提前规划,科学设岗。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年初认真谋划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编制年度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目录,会同人社局、市编办和用人单位对申报岗位进行细致认真审核,核定岗位计划,让岗位设置紧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进一步增强引才工作的全面性、前瞻性和合理性。精准引才,量才使用。2021年,我市引进、招录、分配各类工作人员243名,其中:选调生3名,普通公务员33名,急需紧缺人才13名,首届农技特岗毕业生20名,定向教师36名,定向医卫人员12名,公费师范毕业生13名,普通中小学教师70名,普通事业单位人员42名。2022年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6名,涵盖教育、医疗、农林、住建、金融、管理等多个领域。科技兴农,村全覆盖。通过前期摸底、推荐、报名等层层把关,2022至2023年度共选派112名科技特派员(其中省州级30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通过人才整合,共组建茶旅产业组、种养专业组、粮油作物组、农业技术组、医疗卫生组、生物技术组等6个科技专家服务团,今年春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田间地头科技助农备春耕”科技专家服务团集中活动30余场次。柔性引才,试点先行。2021年初,与吉首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座谈会,签署了《吉首大学与吉首市校地合作备忘录》,达成了共建吉首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共促吉首市中小学提质发展、支持吉首大学拓展办学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吉首大学校园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等一揽子协议。

部门联动,拓展育才深度。市委市政府牵头,各市直单位、乡镇街道分工协作,落实《吉首市落实湘西州“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工作方案》,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推动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推动基层队伍建设,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培养一批乡村党政人才队伍,乡镇党政班子中有乡村工作经历的干部不低于1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村干部占比持续增长。定向培养基层组织人才,培养30名以上“农民大学生”。选派2名以上金融、科技等人才到乡镇挂职。培养一批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引育20名以上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文教卫旅骨干,夯实公共服务基础。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引育40名以上乡村骨干教师,定向培养40名以上乡村教师。推进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引育30名以上乡村骨干医师,定向培养10名以上乡村医生。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育8名以上文旅人才、40名以上优秀导游、讲解员。加快新型农民转化,辐射带动生产经营。制定全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评价和扶持机制,培育、评定200名以上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全市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推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分层分类培训工程。建立农村合作经营主体分类评定等级体系制度。引育40名以上具有较好辐射带动作用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悉心培育“能工巧匠”,打造地区特色品牌。电商专家下乡,开展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活动,培育一批农村电商人才,引育40名以上农村网点经营人才、120名以上农村自媒体带货“网红”。制定“乡村工匠”认证发证制度和“乡村工匠”评定支持激励方案,培育120名以上“乡村工匠”。围绕新生代农民出市就业,打造茶叶制作、茶旅融合、特色产品、传统工艺等一批具有吉首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

多措并举,提升留才温度。对标对表、提质升级,兑现人才待遇。2021年,兑现尚在服务期内引进人才生活补助129.8万元。人才待遇政策三年内2次提标升级,住房补助、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待遇位居全州前列。市财政积极兑现新引进人才政策待遇,市委人才办认真落实引进人才在住房、医疗保险、子女入学、住房补助、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家属优先就医就业等方面的规定。多岗锻炼、多层交流,解决后顾之忧。召开各类人才座谈会,举办调训培训班,外出学习考察,面对面谈心谈话,市委选派了26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轮岗锻炼挂职交流活动,拓展了专技人才的视野,提高了工作能力。市妇联、团市委组织了2次“青年交友联谊活动”,结对帮扶大龄青年尤其是新引进人才组建家庭,成家立业留人有效。领导联系、服务专家,推动“近悦远来”。制定《2021-2022年度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方案》,将各类专家、引进人才、非遗传承人、新型职业农民、乡土人才等100人纳入服务范畴,开展大走访、大慰问活动。一对一跟踪管理,了解各类人才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增加各类人才对城市对工作对生活的归属感,强化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

不拘一格,加大用才力度。建立“动态智库”跟踪培养。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分层分类动态信息智库,提高市委选人用人、调配使用的高效快捷性和精细准确度。推行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估机制,形成人才定期考核制度。实施优秀人才奖励激励机制,开展“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大调研活动,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全市人才工作水平,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高涨。营造“爱才敬才”浓厚氛围。实行专技人才轮岗换岗多岗锻炼、定期培训、跟班制度。建立有基层一线、项目建设单位、重点工程项目、挂职交流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干部信息库,根据岗位需求予以提拔重用。我市对各类人才的培养、管理、服务和使用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畅通各类人才发展渠道。选派25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乡镇街道任职,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结构降低。实行专业技术人才定期研判分析制度,以事选人、人岗相适、精准使用,开展了第一批专技人才轮岗锻炼工作。近年来,29人被提拔交流使用,50余人获得中高级职称,2人当选狮子型干部。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