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广福桥探索出乡村振兴的“三王经验”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5-27 15:31

“自己不出钱,每年还有分红,自己又得到了工作,以后要坚定信心跟党走,昂首阔步向前行。”近日,笔者走进慈利县广福桥镇三王村,从村民变身民宿主的刘金翠谈到乡村振兴时喜笑颜开。原来,随着三王村党支部“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工作机制全面铺开,村民们的日子已越过越红火。

001.jpg

如何寻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始终是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广福桥镇党委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奋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探索了新路径,取得了新成效,总结出乡村振兴的“三王经验”。

党建+产业。在三王村,村支部引进企业发展旅游,农户与企业、村支部合作,成立了农家乐、民宿联盟,聘请优质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乡村旅游产业蒸蒸日上。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依托村集体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叠加,在前期发展乡村高端民宿的基础上,后期将重点瞄准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新兴板块,对摄影、休闲、烧烤和青少年研学基地项目进行综合开发,切实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真正红利。

002.jpg

党建+文化。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软件”,该村通过设立“大事记”和“三王村赋”文化墙,引领村民共建精神文明家园,修建完善村图书室传播文化。积极评选“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来引导村民讲文明、学模范、提素养,让乡风文明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党建+治理。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硬件”,该村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公共设施维护岗、生态环境保护岗,对河道、沟渠进行生态整体性维护,使无职党员既“有位”也“有为”。通过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让村民参与到村支部的日常管理中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使“山清水秀人和”成为该村最真实的写照。

“在迈向乡村振兴的漫漫征途上,要不断尝试和不断总结,要推广经验也要因地制宜。”该镇组织委员叶维表示,广福桥镇将以“支部联建”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丰富产业组织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充分结合我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政、企、民三方合力,始终让党的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力量,增强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再生功能,呈现出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优,竞相发展、精彩纷呈的格局。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