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主任科员肖新华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2-24 16:50

躬耕“三农”不言悔

——记安化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主任科员肖新华

001.jpg

肖新华(中)田间和菜农交流

从事工作34年来,他从林场一名普通干部,到县林业局副局长到信访局局长再到农业农村局局长,他所从事的工作都直接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党的忠诚融入血脉之中,以无悔的奉献担当、一心为民的赤诚情怀,书写人生“答卷”,因此也成为群众心中最信任的“实在”干部。

“始终把为民服务的脚印留在乡间”

绿色绕,青山环,房屋带画卷,菜园变花园。走进安化县龙塘乡沙田溪村,一派生机盎然,乡村面貌换新颜,“就连厕所都闻不到异味了”沙田溪村村民黄务华和前来走访视察的肖新华说到。“你看这是化粪池净化了的水,干干净净,我看都能喝上了”黄务华打趣说到,“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感谢你们这些干部们!”

身型微胖,略带憨憨表情的肖新华看到村民们的“表白”很是欣慰。这也是他第三次来到黄务华家,从过去泥泞不堪的烂路到现在平整干净的村居环境,肖新华感受到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开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后,乡亲们才能算走一脚干净的路。”谈起人居环境建设,肖新华说道。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的肖新华十分清楚早年农村环境脏乱差十分突出,农村环境需要尽快改变。自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作为农业农村局长肖新华积极思考,因地制宜,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寻找提升人居环境“良方”,在通过50多个村的走访调研后,启动了以“六个一”(一园、一圈、一屋、一池、一沟、一凼)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庭院、美丽屋场建设。“一线一圈一湖”美丽城乡示范区和“茶乡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要回归农林,先要学农林,”一直在农林系统摸爬滚打的肖新华,1988年,参加工作后,从1991年到1994在湖南农业大学进行了函授学习。他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始终把技术资料、农业专家、种植大户当作“校外辅导员”,短短几年,肖新华不仅在行政管理上成绩出色,专业上也成为群众信任的“行家里手”。

作为60年代末出生的农民的儿子,肖新华更懂得老百姓的小事就是天大的事。廖起加也是一名农民,而今是安化县茶乡花海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而这身份的转变也是得益于肖新华的一系列惠农创新举措。“前前后后,肖局带着技术人员、帮扶人员来了多次指导我怎么搞才成功!”廖起加高兴地说到。2019年起,廖起加的专业合作社承担了他所在的岩坡新村3000多亩稻田的农机农技服务,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和相关政策扶持,村里的农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廖起加承包的100多亩粮食种植基地第一年就实现了丰产,而岩坡新村不少种粮户亩产达1100多斤,这让廖起加对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更是信心满满。

由于安化地处山区,在粮食产业发展上面临着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的“卡脖子”的问题。为了让农户能牢牢守住“粮袋子”,肖新华亲自参与实施产业化示范项目方案,想尽千方百计深挖粮食增产潜力,鼓励农民种稻田,打造高标准农田,推广水稻机械化收割,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水稻种植大户、单户购机积极性。如今,安化县的七成水稻收割已实现机械化作业,真切让农户享受到农业生产现代化带来的便捷高效。

“始终把群众的困难矛盾化解在基层”

“敢挑最重的担子、敢攻最难的山头、敢啃最硬的骨头”这是肖新华的工作写照。基层工作的辛苦,不仅是体力上的长期“待机”和高负荷运转,还有精神上的无穷压力。但只要任务一来,他都立即打起精神,以良好状态投入工作。2017年,时任县信访局局长的肖新华接到当地一所幼儿园的反映,数名教师的正式编制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得到解决。编制落实问题有着历史原因和各种复杂因素,肖新华明知难度大,却没有放弃,多次了解情况、核实问题、寻求政策、协调落实,“我们去了一次又一次,肖局长接待我们承诺一定会帮我们办,看着他也是真心的帮我们,我们后来就等消息,也不去吵他”当时幼儿园的蒋园长动情地说到。最终,在他的努力下,14名教师的编制问题全部得到解决。肖新华心里压着的石头终于卸下了。在担任县扶贫领域信访舆情办主任工作期间,肖新华受理办理案件576件,办结率100%,在县信访局工作期间,该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对群众的呼声不仅要有好态度,还要真作为,当“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肖新华说。位于安化偏远库区的渠三公路是渠江镇联系溆浦县三江镇的一条交通要道,对群众生产生活,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该公路城华村段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群众意见很大,强烈要求修复城华公路。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肖新华通过实地调研摸清情况,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项目支持,最终拉通了这条交通“命脉”。每当有人竖起大拇指时,肖新华总是害羞地笑笑,摸摸下巴,说这些都是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务员应该做的,其实自己还做得不够好。

“始终把责任担当扛在肩头”

“他一直患有痛风,长时间带病坚持工作,每每我们提醒他注意身体时,肖局长总是说没有问题”同事陶泽文这样说到。肖新华是大家眼里的“拼命郎”和“老黄牛”,但他自己却认为这就是本职,面对群众的诉求,一刻也不敢松懈,总是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项任务、每一份工作,力求做到最好,无数个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无数次爬坡过坎,他从不抱怨。但面对家人,肖新华却有着很大的愧疚。“确实,在子女成长,父母照顾方面,他常是‘迟到’的。”肖新华妻子有点委屈地说到。

见过肖新华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他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接不完的访客。每天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后,夜深人静时他还在办公室,梳理一天的工作、思考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和对策。2019年前安化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肖新华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断思考,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全面实施开展产业扶贫。通过抓黑茶、中药材、水果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实施惠民项目289个,打造示范点38个、示范区3个,带动贫困人口12.7万人脱贫。用肖新华的话来说:“用我的一点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觉得很值得。”

2020年,安化县农业农村局荣获安化县“担当作为好团队”奖,2021年,肖新华个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荣誉和光环下,肖新华没有自满自足,而是更加务实创新,砥砺前行,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就是不畏艰难,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肖新华曾经这样和身边的同事说过,他工作起来不管不顾,常常忙到深夜,有时甚至连饭也忘记吃,身边朋友问他,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他的回答是:“出生于大山,绿水青山养育了我,生于斯长于斯馈于斯,我很愿意!”。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