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四举措打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强磁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7-23 22:25

永顺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县域人才工作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县域人才工作新路径,千方百计破解人才“东南飞”的“虹吸效应”,形成了“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打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强磁场”。

拓宽路径引。公开招考。依托省公务员考试,州、县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近三年录用公务员189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83名,充实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柔性引进。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理念,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柔性引进院士2名、专家团队22个,充实永顺县高端人才库。直接考核。对特殊专业人才执行特殊政策,直接考核引进正高级、中级职称医卫专家2名,全日制本科医学生49名。

多种举措育。订单定向。突出基层所需、用人主体所求,委托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签约农技特岗生161名,定向培育乡村教师282名、医学生53名,优质人才资源向一线下沉集聚。培训交流。灵活采取向上挂职、向下选派、轮岗交流、办班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提升人才能力和素质,培育各类人才1.73万余名。结对帮带。依托专家工作站、名师名医工作室等平台载体,择优安排中青年、骨干人才与专家团队成员结对子,培育青年教师、乡村卫生健康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网红人才等3200余名。

尽展才智用。合作攻关。成立官春云院士油菜专家工作站、刘仲华院士“永顺莓茶”研发推广工作中心,院士领衔产业专家支招献策,全县发展莓茶7.9万亩,高油酸油菜14.5万亩。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猕猴桃试验站、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工作站在永顺设立,齐秀娟、李大志等专家带来猕猴桃、柑橘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建设名医工作室2个、专家工作站2个,朱黎明、唐长友等专家团队指导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州级9个;名师工作室23个,完成省级以上课题12个,省级及以上获奖论文550余篇,永顺县获评全省“义务教育优秀县”“教育强县”。组团服务。统筹省、州、县科技特派员以及“三区”科技人才,成立专家服务团1个,分设工作组9个,采取“主动支持、应邀服务、动态随访”三种方式为农户、企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服务,参与指导全县建成产业基地142.5万亩。永顺县在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获表彰。抱团发展。积极引导人才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人才发挥作用,让农户享受人才红利。120余名乡贤回归投资创业,王少甫创建公司发展莓茶产业,年产值4000余万元,带动农户2637人增收。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向先金,带领合作社建设优质稻生态示范基地2053亩,年均为农户发放劳务工资300余万元。返乡大学生张百顶发展农旅融合,通过“水稻—油菜”轮作,大型稻田花海艺术带“火”乡村旅游,扮靓美丽乡村。

栓心用情留。强化领导。坚持党管人才,成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打造人才工作高效架构。推行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制定出台人才工作要点、实施方案,做到责任实、思路清。激励关爱。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及时纾困解难。设立5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兑现人才安家费、服务性奖励。建设“永顺人才楼”2栋,176套房达到拎包入住标准。创优氛围。县科技专家服务团获评全省优秀科技专家服务团,松柏大米研发团队工作室建成州级专家工作站,县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石家文入选州第一届武陵人才,先进典型引领广大人才和团队创先争优,爱才敬才蔚然成风。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