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党建带群建增强群团组织活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8-25 22:11

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津市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带促建、以带促管,紧紧围绕增强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目标,不断提升群团组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团组织活力。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带群建工作基础。津市市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优势,引领群团组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夯实基础,采取强有力推进措施,全力做好党的群团工作。一是坚持工作同规划。突出党建引领,将群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同安排、同部署、同考评。建立群团工作考核制度,将群团组织工作和群团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全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及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职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二是坚持组织全覆盖。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的基层组织,按照“应建尽建、应设尽设”的要求,不断扩大群团组织的覆盖面和服务面,不断延伸群团组织的工作领域,使群团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全市共建立工会组织288个,团组织344个,妇女组织88个。三是坚持队伍重培育。发挥党的核心引领作用,根据群团改革工作要求,及时做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换届工作。着眼于提高整体战斗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群团干部队伍,利用“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载体,多渠道培养锻炼工青妇干部,如推荐了5名优秀妇联干部参与省、市妇干班培训,举办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1期,共培训60人次。

突出思路创新,探索党建带群建活动载体。通过阵地联建、活动联办、资源共享,坚持服务群众,服务大局,构建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建团建妇建促党建的工作互动新格局。一是推动线上群建平台。以“津市组工”、“津市V青年”、“津市女声”、“津市市总工会”等宣传窗口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网上组织生活、线上学习培训等群团活动,建立各群团组织之间的网络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网络服务功能,宣传相关政策和活动,搜集社情民意、优化组织服务,截止目前累计发布各类信息咨询共8千篇以上,浏览量达到5万多。二是丰富线下群建模式。利用群团组织优势,创新工作思路,以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室等为主要活动阵地,以重大节日活动和重点任务为契机,在突出不同群团组织元素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任督二脉”。面对疫情防控紧急态势,团市委组建79支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1950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市妇联积极筹办女农民工技能培训,共培训569人,提升妇女居家就业创业能力,帮助更多的妇女和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双联”帮扶、金秋助学、“送温暖、送岗位”等精准化服务,共发放慰问金、助学金、助企物资等共计65万元。三是开展多方群建联动。建立工团妇联动共建机制,充分整合信息资源、阵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共同推进群团活动开展,今年以来津市工青妇群团组织联合承办了4场婚恋交友活动,同时通过开设“津津有味”青年人才讲堂、组建“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开展特色交友联谊活动,积极搭建未婚青年人才学习、活动、交友一体化平台,建立常态化活动机制,为青年人才提供贴心服务。

注重机制保障,构建党建带群建服务体系。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拓宽群团组织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预防违法犯罪的制度化渠道。一是健全群团干部任用机制。推行群团干部公推直选制度,选拔政治思想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群团工作的干部担任群团干部。加强群团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鼓励青年干部到基层开展群团工作,担任群团干部,有计划的培养、使用、推荐群团干部,促进群团干部健康成长。二是健全先进模范评选机制。广泛开展评选评价活动,树立标杆模范,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津市市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创建推荐活动,共表彰15个集体和20名同志;市妇联经各单位推荐,评选了6名“津市市巾帼建功标兵”,2个“津市市巾帼文明岗”和4个“津市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五一”国际劳动节,市总工会开设“好工人•向未来”之“劳动铸就辉煌”系列宣传专栏,对近两年以来优秀职工个人和集体的先进事迹、优秀成果进行展示报道,团结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为大跨步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建功立业。三是健全部门横向联系机制。建立与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机制,将工会、共青团、妇联纳入党建领导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党建领导工作小组会议,系统解决群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联动维权机制。加大对职工、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维权的力度,合力打击侵权行为;加大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力度,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教育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