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施溪村:小小蜜蜂酿出甜蜜生活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8-26 18:32

“好哟,木桶蜂蜜,甜甜蜜蜜!”近日,刚冲泡的蜂蜜水,冒着冉冉热气,小勺轻拌,抿上一小口,施溪村村民姚茂英笑得合不拢嘴。

施溪村位于沅陵县二酉苗族乡,群山环绕、植被丰茂、花草众多。近年来,依托自然环境资源,施溪村鼓励农户发展蜂蜜养殖和蜂蜜加工产业,采取“全产业链托管”模式,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2021年施溪村蜂蜜产业产值达200多万元,村集体分红27.2万元,在大山里走出了一条“甜蜜致富路”。

001.jpg

中华传统圆桶土蜂蜜

因地制宜,发展“甜蜜事业”

施溪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森林覆盖率70%以上,常年花开不断,蜜源植物花期叠错,其中不乏五倍子、野菊花等野生药用植物,为养殖中华传统圆桶土蜂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施溪村苗民传承了祖辈留下来的传统圆桶养蜂工艺。他们将蜜蜂以圆木桶置于深山中野生放养,蜜蜂采集五倍子、野菊花等花蜜,酝酿一年形成蜂蜜。这种蜂蜜颜色略深、粘稠度高、香韵悠长。农户屋前屋后,常见这种圆木桶,但是蜂蜜产量不多,主要供自家品尝或作为特产送给亲朋好友。经过一番考察,施溪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认为发展蜂蜜产业大有可为,在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后,全村统一思想,党员干部带头养蜂,带动群众发展蜂蜜产业,让施溪的优质蜂蜜走出大山。

002.jpg

蜂蜜产业丰收

组织发力,解决发展难题

蜂蜜产业发展初期,面临群众资金短缺、技术条件受限、养殖难成规模、收益没有保障等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施溪村党支部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

村党支部领办沅陵县五丰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2019年投资24万元,在全村新建8个养蜂场,号召农户参与中华传统圆桶土蜂蜜养殖300桶。对这些散养蜜蜂,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开展农户养蜂技能培训,采取“一名专家带动一个土专家、一个土专家带动一批养殖户”模式,邀请养蜂专家免费开展面对面培训,为村里培养了5名“土专家”,提高全村蜂蜜养殖户科学养殖、规范养殖的能力和水平。蜂蜜成熟割蜜后,由合作社按照80元每斤的保底价格收购,充分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003.jpg

统一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包装

集约管理,布局“全产业链”

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农户积极参与,施溪村的蜂蜜产业有了一定规模。如何将全村产业进一步整合起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施溪村决定实施“全产业链托管”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接管农户生产资料,统一“管、防、收、加、售”。

为此,施溪村购买了标准化生产线,新建了200平方米的标准化蜂蜜加工厂,月产能9吨。所生产蜂蜜获绿色食品认证,加工罐装厂也通过了SC认证,并成功注册“山水酉情”商标。借助微商、惠农网、“832平台”、乡村振兴平台、家家旺超市等多平台推广。现已做到标准、技术、市场、价格、品牌“五统一”,2021年产量15000斤,产值200多万元。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