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苏仙区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通过多方式精准识别干部、多举措教育培养干部、多维度综合使用干部,树牢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强中心城区”战略,加快推动苏仙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立足“识”字,当好新时代干部“伯乐”。一是通过调研识别干部。对全区86个单位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实地调研工作,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调研等方式调研领导班子总体运行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发挥作用情况、“两头”干部表现情况、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区委书记专题听取各调研组情况汇报,建立干部现实表现台账,为区委正确使用干部建好“档案室”和“蓄水池”。二是通过分类管理制度识别干部。出台《苏仙区领导干部政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区委组织部对全区1126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政绩纪实并动态调整,每季度向区委报告一次,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定《公务员平时考核评价表》,建立考勤、本职工作、主要领导交办工作、有无违纪情况四项评价指标,定期通报考核情况并作为年度考核、提拔使用的有效依据。三是通过日常谈话识别干部。由区委书记主持召开青年代表座谈会,通过与各青年代表座谈,综合分析发现储备政治过硬、能力突出、务实清廉的优秀年轻干部。2022年苏仙区共开展座谈会2次,开展日常谈话50余次。
二、立足“育”字,打造新时代干部“铁军”。一是在攻坚克难中提升本领。根据市委“八个一百”工程要求,面向全区遴选4名优秀干部前往广州天河软件园挂职招商,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十大重点工作”、旅发大会、巡视巡察、信访维稳、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等重点中心工作,到吃劲岗位淬火锻炼。安排驻村干部参与中心工作从而大力培养接地气、懂农村语言、会讲“大白话”的乡镇干部。二是在理论武装中锤炼党性。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制定《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打造苏仙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10个宣讲示范点、711矿等5处红色教育基地,会同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精心举办乡村振兴、城市党建、公务员工作等各类专题培训示范班11期,2021年以来开展科干班三期137人,股干班二期101人,中青班一期50人。三是在主题活动中增强使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区开展“争当排头兵、苏仙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郴州发展‘我’的责任”“理性谋发展、激情干事业”等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班,实现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学习,累计人数达9101人。
三、立足“用”字,激活新时代干部担当。一是建立干部“上下交流”机制。明确区直机关新提拔干部须到镇(街道)基层任职,对在同一单位同一职务层次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给予交流,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2021年以来,区直单位和乡镇(街道)“上下交流”任职干部82名。建立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核招聘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机制,2021年以来,从“五方面人员”中择优选拔8名进入镇领导班子,面向全区村(社区)干部招录5名公务员,占全区公务员总招录人数的七分之一,同时选派6名事业编制干部到乡镇担任领导职务,进一步拓宽用人渠道。二是强化干部管理力度。制定《苏仙区加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的实施办法》,引导172余名退职干部分类分岗参与中心工作,坚持“退职不退岗,退位不退责”。开展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制定《关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六条措施》,树牢“绩优者奖、绩劣者罚”原则。2021年以来,通过强化监督问责36人次,进一步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三是突出鲜明用人导向。树立“凭实绩论英雄、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注重在项目建设、经济建设、攻坚克难、急难险重一线考验识别、培养使用干部。将干部选用与工作实绩、项目业绩、攻坚战绩挂钩,让结果决定后果,让干得好的,有位子、有面子。2022年以来,提拔重用、晋升在基层一线、重点工作上业绩突出、敢于担当的“三将”干部80余人,调整免职表现较弱干部20余人。同时用好容错纠错机制,2021年以来开展提醒谈话43人次,使用曾受过处分干部5人,进一步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