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开慧镇:人才聚乡村 这里的模式非常“星”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09-04 22:0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日,《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2)》暨湖南乡村振兴2021年“十大”优秀案例发布会举行,长沙县开慧镇以“六慧”人才项目获评“十大”优秀案例典型乡镇。

一直以来,开慧镇探索实施以“慧农培训、慧学培养、慧育成才、慧企合伙人、慧商共建、慧人建乡”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引领“六慧”人才计划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人才“蓄水池”作用,构建“1+10+N”的人才服务网格化体系,即1个镇级人才中心、10个村级人才驿站、N个“六慧”人才企事业实践基地,以组织振兴带动人才振兴。

001.jpg

开慧镇磐石青年创业团队直播带货。

扩大乡村人才总量

“1”的集聚功能凸显

因乡制宜、因人而异,近年来开慧镇乡村人才“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作为一帮来自天南海北的创客青年,我们扎根开慧、服务乡村的意志坚如磐石。”开慧镇磐石青年创业团队是一支由大学生、退伍军人组成的乡村振兴团队。今年暑期游期间,由磐石青年策划的红色研学游、绿色生态游、新兴露营游已成为开慧游客打卡新选项。

自2021年扎根开慧村以来,他们结合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探索创造了新型人才进乡村的创业模式。景区接待与讲解,承接策划、执行各类主题活动,打造农业产品的资源整合平台,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统计,通过集成人才政策咨询服务、人才产品展示销售、乡村创客培育孵化、人才交流商务洽谈等服务模块,开慧镇率先打造全县首家乡镇人才服务中心,登记各类人才377人,集聚农文旅企业23家,展示特色产品67款,助销产值近300万元。

稳定乡村人才队伍

“10”的倍增效应更强

打造一支留得住、有活力的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需要加强创业扶持。

围绕现代农业、文旅产业、电商经济等业态,开慧镇打造乡村人才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提供创业场地、扶持资金、创业辅导等服务,为更多乡村人才创业发展提供扶持。

002.jpg

开慧镇锡福村蒲公英人才驿站。

走近开慧镇锡福村蒲公英人才驿站,“六慧”人才展示墙引人注目,基层党支部逐步成为开慧镇服务本土人才、汇聚外来人才、发挥人才合力的主阵地。

入库本土人才253名、在外人才58人,发展人才党员33人。开慧镇以10个村(社区)党总支部为责任主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打造“六慧”人才展示墙,建设村(社区)人才驿站,分类构建乡村人才资源库。

刘诚是锡福村通过人才驿站连接、吸纳的在外经营管理型人才,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他积极认领微心愿、支持家乡院士农业优质鸡项目二期建设。

此外,开慧镇面向代表性企业、单位进行评估遴选,截至目前,首批授牌“六慧”人才实践示范基地12家,精准给予育才政策倾斜支持,充分释放各类企业人才吸附、培养储能“充电宝”作用。

提升乡村人才素质

“N”的内生动力激发

当科技的触角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农业便有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003.jpg

开慧镇青年创业人才党支部。

今年8月,位于开慧镇大花原知青点旧址的开慧镇青年创业人才党支部,一场院士团队“田间课堂”进开慧活动吸引了50余名“新农人”前来培训。

004.jpg

院士团队“田间课堂”进开慧。

通过教学讲解、技术培训、现场示范等方式,现代化农业理念及种植养殖技术得以推广。养猪大户陈雄志说:“培训内容很实在、接地气、听得懂,内容都讲到心坎里面了,参加此次培训对‘生猪养殖疫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以后生猪养殖更有信心。”

005.jpg

农业专家知指导“新农人”培训。

抓好产学研用合作,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投入机制,通过院士农业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解决了乡村人才学习深造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培训质量和效果难以提升等问题,有力提升了乡村人才素质。

从5年15亿“求才”,到“六慧”人才项目育才,从县城到镇街,青春的活力正奔涌在星沙大地。这就是星沙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星”模式。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