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上海流年 ——王安忆《长恨歌》

文章来源: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时间: 2022-09-14 16:27

????_20220628150905????.png

上海流年 ——王安忆《长恨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哀婉动人的女人40年里与5个男人的情爱纠葛。故事与上海这座大都会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交织在一起。作者王安忆细腻绚烂的笔下是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关于写作缘起,王安忆说:“许多年前,我在一张小报上看到一个故事,写一个当年的上海小姐被今天的一个年轻人杀了,年轻人为什么要杀她,我已经不记得了,读时那种惨淡的感觉却记忆犹新,我想我哪一天总会写它的。”

1993年春天,王安忆托北京作家刘庆邦帮她租一所房子,说她准备在北京写作。因为当时作家出版社准备出她和贾平凹的自选集,要求集子里收入她的一个新长篇。于是那个在她心里已经沉淀了很久的题材就被拿了出来。这就是在《钟山》1995年第2~4期上连载的《长恨歌》。

1954年3月 , 王安忆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著名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当别人问及她的成长之路时,王安忆没有回避母亲茹志鹃在写作路上对自己的提携,也说到过1940年从新加坡归国的父亲。她出生在江苏南京,1岁后随母亲移居上海。对于王安忆来说,上海只是第二故乡,因此她否认自己是上海的代言人,但童年时的保姆给了她了解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机会,上海给王安忆提供了基本的写作素材。她曾经在安徽、浙江、江苏等地生活过,这些地方也是她写作的素材来源。写出《长恨歌》之后,很多人就拿她和半个世纪前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相比较,说她是张爱玲的现代传人,说她的《长恨歌》是一种对旧上海的怀念。王安忆很反对这样的说法,因为她不是上海人,在上海她无旧可怀。她不是要延续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书写上海与女性关系的传统,她有更大的抱负:她笔下上海弄堂女子王琦瑶,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象征。在王安忆心中,上海是一个奇特的女性形象,这座城市和王琦瑶一样,生命力极其顽强。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后来成为“东方巴黎”,在历史的狂风暴雨中,一次次倒地死去,又一次次在原地长出一座新城,如今依然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

王安忆说自己是“书斋里的作家”。这个称号名副其实,她的作品都是写出来的,她不上网,很少与朋友交往。她的《长恨歌》是在北京完成的,从1993年到1995年,两年里她几乎全部的心力都花在这部小说上。刘庆邦夫妇为王安忆找的房子里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话。王安忆每天早睡早起,上午写作,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写作,写到该停的地方就停,第二天接着写。这期间她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刘庆邦偶尔给她送个盒饭过去,她很快吃完,然后接着写。除了写作之余到街上买一张隔天的报纸之外,她和外界几乎中断了联系。《长恨歌》是她尝试独处写作的成果,是她创作生涯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长恨歌》的写作让王安忆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极大,26万字的作品完成之时,她已心力交瘁,结果大病一场,不得不回到小镇去休养。刘庆邦在王安忆写作《长恨歌》那两年的日子里,见证了她的勤奋。在作家圈里,王安忆的勤奋不是秘密,勤奋是她写作成功的秘诀。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谢世,国内和海外华人世界重新掀起张爱玲热。上海的旧时代故事被重新拿出来讲述。当又一部书写上海的《长恨歌》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可以想见读者的期待,也可以想见他们会有多挑剔。《长恨歌》不负众望,这部近似于“通俗”言情小说的作品得到了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专业读者研究的对象。

《长恨歌》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典范之作。1995年首次出版,1999年获得《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0年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被评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2005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2006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2018年9月,《长恨歌》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朱思衡)

【人物档案】

王安忆

女,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当代作家。其代表作有《向前进》《长恨歌》《黄河故道人》《发廊情话》《向西,向西,向南》等。

曾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篇小说奖等奖项。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