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冷水滩区:赓续乡村振兴伟大征程,谱写美丽乡村崭新篇章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0-08 16:57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必经的伟大征程。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政府、农业企业、农户、非政府组织、城镇居民等多元主体应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内容协同发展,共同构建起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格局,通过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个个具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一定能绘就更真实、更立体、更绚丽的永州之画。

昂扬发展之势,用党建引领汇聚澎湃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将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资源,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有力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就能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源头活水、汇聚澎湃动能。驻村干部与村支书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远程教育等方式,带动村民们“充电”,及时、高效、精准掌握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升他们理解政策、找准产业的能力,通过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勃发创新之力,用地方特色书写崭新篇章。互联网与现代交通前所未有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城乡差异在碰撞中释放市场价值、孕育全新业态,使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底蕴等优势开始焕发生机。鲁头坪村相得益彰的“水稻+N”种植模式,永连村慷慨激昂的红色赞歌,马坪村精炼悠久的老师傅文化,越来越多村庄凭借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村级产业。驻村干部与村支书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要以特色村发展模式为借鉴,结合本村特色,变中求新,精准配对,努力打造驱动乡村振兴的创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持续输入新鲜的血液。

厚植文明之韵,用道德风尚引领乡村生活。“求木之长固其本,欲流之远浚其源”,道德与文明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引导,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产业兴旺,也要构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乡村振兴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用道德风尚引领乡村生活。驻村干部在帮扶过程中,更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主动投身乡村基层,倡文明新风,扬传统美德,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帮助乡村物质文化生活焕发文明新气象。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好态势,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展现新作为、再创新佳绩!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