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雨花区高桥街道怡园社区辖地0.32平方公里,拥有纯居民小区、商住楼、商业中心6个,是一个地域插花型、人口倒挂型、商贸集中型的“三型”社区。近年来,社区党总支整合资源、优化载体、凝聚合力,充分调动居民共治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创新打造了“党建+云端+管家”的社区治理模式,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建强战斗堡垒 凝聚红色力量
如何有效激发党组织建设这个“红色引擎”,怡园社区党总支通过探索“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架构,形成了社区党总支抓统筹、党支部抓协调、党小组抓落实的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体系。深化“党建聚合力”工程,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成立怡园社区区域化党建协同委员会,与14家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并认领12项民生实事,让资源力量实现了精准对接、精细落实。共建单位区公建中心为社区“共享图书室”捐赠书籍;湖南尚悦商业公司认领了上河国际小区修建垃圾转运站项目,现垃圾站已经建成,为小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
在怡园社区,有这么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无论是疫情防控、消防排查、反诈宣传,还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都可以看到他们身穿红马甲穿梭在各个小区和商住楼内。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先后成立了阳光520合唱团、梦之旅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志愿服务团等十余支志愿服务组织,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怡园社区处处洋溢着“我爱您,我爱邻,我为您,我为邻”的和谐氛围。
打造云端平台 提升治理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机遇,怡园社区改变以往“铁脚板”治理模式,深入探索“互联网+”新模式,打造了“一呼百应”智慧平台,全面推动了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让党旗在“云端”高高飘扬。
“一呼百应”智慧平台是什么?该平台将社区辖区的幼儿园、物业小区、酒店等经营场所划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3名巡逻队员,均携带和“手机”一样大小的智能可视对讲机,参与定时定点的巡逻。巡逻中,巡逻队员可将现场画面通过网络传输回指挥室,遇到有紧急情况时,只要按下对讲机的求助键实现一键“报警”,指挥室中就能及时调集事发地周边的力量支援。“一呼百应”系统自建立以来,一大批隐患类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有效处置,90%以上的民生诉求在网格层面就得到了解决。
同时,社区党总支以加强流动党员、流动人口服务为重点,健全完善24小时服务网,建立了“24小时服务网”微信群,街道联点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律师、公安干警等共同加入群组线上接单、线下解难,积极帮助广大务工人员衔接进城就业、子女入学、接转组织关系、学习充电、纠纷调解、法律服务等问题,力争对进城务工居民的服务诉求进行全方位覆盖。
做好精细服务 当好居民管家
“这孩子放了暑假没人管,在家像是一条飞天蜈蚣,这可咋办?”家住上河国际小区的王女士最近很苦恼,而类似王女士这种情况在上河国际小区还有不少。为有效缓解辖区双职工家庭、外来务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假期“看护难”的问题,在怡园社区党总支牵头下,上河阳光“520”党支部将自己平常办公的会议室腾空出来,并聘期教师志愿者,免费为小区的孩童们开设兴趣培训班。
这样的案例在怡园社区并不少见,近年来,怡园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常态行走调研民情,居民议事听取民需,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痛点、难点,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怡园社区党总支在业主与物业之间搭建了管事说理、理性对话的机构——“6+2协商会议平台”(即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开发商、商业运营商六方常态化会商和区相关职能部门、街道相关业务条线“听哨报到”)围绕小区居民需求、监督物业服务、小区管理重大事项表决等,形成定期沟通、现场接单、马上就办的良性互动。通过“6+2”协商会议,解决了新疆商户小孩入学问题、小区商铺周边新增120个停车位、将杂草丛生的空地改建成童心广场等45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