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南桂东县、炎陵县和江西遂川县接壤处的“千年鸟道”是全国第二大候鸟迁徙通道。为保障候鸟安全迁徙,湖南桂东县、炎陵县和江西遂川县围绕“党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候鸟保护的有效路径,共同倡议成立湘赣两省“千年鸟道”护鸟红色联盟,通过签订共建协议,依托党组织和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两省三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候鸟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打造“ 千年鸟道”区域品牌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千年鸟道”成为候鸟平安迁徙的“生命线”。“千年鸟道”护鸟联盟经验做法被国家林草局推介。
护鸟组织联建。组建湘赣两省三乡千年鸟道“护鸟红色联盟”,三个交界乡镇党委书记担任联盟中的“红色合伙人”,对红色联盟的机构运转、行动计划、经费保障等重要事项联合协商、共同负责。两省三县全面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健全岗位职责、巡护值守、应急处理等管理机制,在候鸟迁飞和越冬季节每班安排3人实行24小时值守和巡护,构建保护候鸟的铜墙铁壁。2012 年以来,桂东、炎陵两县先后建立了牛头坳、寒口坳、荷树坳、白沙坳候鸟保护站等站点,将位于沤江镇与营盘圩乡交界的南风坳护鸟站作为护鸟红色联盟的工作阵地,进一步强化阵地硬件设施建设。红色联盟内设临时党支部,成员由湘赣两省三乡交界村庄的党支部负责人、护鸟队员和志愿者中的党员等组成,注重在候鸟保护工作一线发展党员,在红色联盟中涌现出来一批优秀的爱鸟护鸟党员志愿者,越来越多党员群众自愿加入到爱鸟护鸟、保护生态、保护资源队伍中来,以红色文化和候鸟文化为核心的千年鸟道区域特色文化基本形成。
护鸟执法联管。依托红色联盟合作框架,在每年9至11月候鸟迁徙高峰,两省三县的公安、综治、司法、林业等部门和广大护鸟队员及志愿者联合开展候鸟保护巡逻与护鸟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狩猎、运输、走私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2012年以来,三县联合开展联合执法27次。共查处涉候鸟案件36起,其中立刑事案件17起35人,刑事拘留11人,取保候审23人,起诉15人;行政处罚19起26人,规劝39人次,批评教育79人次,捣毁捕鸟陷阱46处,捕乌网300张,形成了“猎鸟必查、涉野必究”的护鸟护野高压态势,有效切断跨乡镇、跨省域的捕猎贩卖候鸟犯罪链条。同时,在打击非法捕猎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冲锋在前、齐心亮剑,避免出现“懒得管、管不严、不敢管”现象,锻造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党员队伍。
生态教育联手。将南风坳护鸟站这一红色联盟工作阵地打造为“红色议事厅”,在组织内推选3名党员作为红色联盟日常事务负责人,3名红色联盟日常事务负责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候鸟保护、联盟党建等工作,重大事项同时向“红色合伙人”报告。在除候鸟迁徙季外的日常时间,定期联合开展候鸟保护科普、法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等系列宣教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爱鸟护鸟、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引导边界群众牢固树立保护候鸟、保护生态的文明意识。据统计,2020年以来,桂东县共制作横幅300余条,发放候鸟保护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放购物宣传袋1.5万个,张贴《关于禁止猎捕野生鸟类的通告》3000余张,发展护鸟协会会员3000余人,社会公众保护候鸟、保护生态的文明意识不断提高。通过联动宣传,吸引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等为湘赣两省贡献力量,提升“千年鸟道”知名度。
生态经济联动。建立红色联盟“轮值主席”制度, 三个乡镇党委书记每年轮流任联盟主席,轮值乡镇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红色联席会”,在做实边界候鸟保护工作的同时,深化定期互访机制,相互谋划、交流发展之道,充分发挥三个乡镇各自在候鸟观赏、避暑旅游、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生态产业、生态经济方面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依托红色联盟合作框架,由联盟内的党员、党组织架起桥梁,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旅游推介等方面相互合作、互通有无,以联盟党建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生态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