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摸鱼、种稻、挖红薯,农田坎上撒欢……,在梅田湖松山旅游研学基地上,一波一波来研学的孩子们正在体验农耕的乐趣。“这个东西是用来打稻谷的,我之都没有见过呢。”孩子们指着打稻机好奇的说道。
近年来,浏阳市梅田湖村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努力做好“党建+”文章,将研学、旅游、农业充分融合,充分释放“美丽经济”新活力,年接待游客48万人次,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9万元,实现了“空心村”到“旅游强村”的转变。
党建+“一张图”,夯实“美丽经济”发展基础。
“屋场夜话”“把话筒交给群众”,实行党员带头包干包片,引导村民自发参与屋场建设、庭院整治......现在的梅田湖村,随手一拍,随处一看,都是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两年变化尤其大,趁着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村上建了6个屋场,环境越来越好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主干道的环境卫生都是微网格长、党员到头搞干净的。”梅田湖村党总支副书记周才艳一脸骄傲的说道。
按照“一个屋场一个特色,一个屋场一个景点”,梅田湖村因地制宜、精准规划,将松山屋场定位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云盘屋场定位为“渔猎文化体验基地”,紫阳湾屋场定位为“3一6岁幼儿园亲子研学基地”,大西屋场打造为“大西洞世外桃源度假村”,中坪屋场打造为“中坪山水氧吧民宿体验基地”,新湖屋场将建成具有古典风貌的集中安置主题屋场,打造“天天有惊喜、季季有景点”的梅田湖旅游精品新业态。
党建+“一盘棋”,激活“美丽经济”发展动能。
盘活资源,集中力量对皇龙峡开发建设,打造全村旅游产业发展龙头项目,建成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松山研学基地、云盘鱼猎文化体验基地和紫阳湾移民合作景区等项目,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壮大旅游产业规模。
“不走的工作队”是梅田湖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党员汤腊梅在村党总支的号召下,放弃在外生意回乡创业,和梅田湖村党总支一起,创新“村党组织+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了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现营业收入达2000余万元,带动50余户村民增收500余万元。“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我们的研学搞得最早,老百姓也都是观望的多,毕竟一下子要投资好几万,不是小数目,最后大家都是对党总支的信任,这个模式才推行了下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梅田湖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周峰感慨的说道。
通过每年举办千亩油菜花节、稻草艺术节、轮胎艺术节等特色节会,积极承办浏阳市“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新闻发布会、全国科普日长沙主会场科普活动、全国油菜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示范观摩会等重大活动,梅田湖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近三年接待游客60万人,带动周边村民致800余万元。
党建+“一本账”,释放“美丽经济”发展红利。
“我们根据接待研学学生的数量分配金额,去年41户农户共分工312万元,农民腰包鼓了,我们的公司也就赚钱了。”松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汤腊梅说道。
梅田湖村坚持“村级主导、企业主体、村民主人”,建立三方利益共享机制,实现村级集体和村民持续稳定增收。一方面,村集体采取集中流转土地、林地等形式占股分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如皇龙峡大峡谷项目中,村集体以土地资源入股2%,每年分红15万元以上;松山研学基地项目中,村集体以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入股10%,每年分红20余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农户以房屋、资金、田地等入股项目开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如紫阳湾移民合作景区项目中,村民众筹100余万元占股51%,2021年6月实现营收50余万元;松山研学基地项目中,51户村民以房屋占股39%,2019年至2021年累计分红782万元。“我之前在花炮厂上班,年收入才三四万,而且还不稳定,现在搞这个研学,我在家里就能赚钱,还能管管小孩,去年我分了9万多呢。”农嫂子毛桃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