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东县始终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坚持把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抓住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等重点环节,不断从工作机制上创新方式,从措施落实上下功夫,从基础工作上抓落实,推进了干部工作科学发展。
一、多形式培养,为年轻干部提升能力夯实基础。为加快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我县始终坚持为干部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组织调训优先安排、座谈调研优先安排、高层次培训优先安排,工作交流优先安排,不断开阔干部的视野,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如:我县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在全县组织了“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等培训班,积极引导干部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使他们能够面对复杂的环境,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做科学发展的忠实执行者。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方式活化培训工作,拓宽干部视野。我县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来衡东授课,不定期组织文化论坛和讲座。并充分利用衡东县委党校、井冈山教育学院这个平台,每年定期组织中青班、科干班、党外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培训,并积极组织赴井冈山教育学院开展异地教学培训。近年来,我们依托县委党校、井冈山教育学院、专家讲坛等各类培训平台,共培训年轻干部300余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拓宽了干部的视野。
二、多岗位锻炼,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搭建平台。采取不同的培养锻炼方法,强化实践锻炼,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缩短成长期,尽快成熟起来,不断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一是异地挂职锻炼。我们先后组织两批次共30名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兰溪市挂职锻炼。通过开展异地挂职锻炼进一步开拓了干部的视野,积累了工作经验,丰富了人生阅历,为他们快速成长成熟奠定了基础。二是深入基层锻炼。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让干部到农村基层中挂职锻炼,经受多方面的考验,培养他们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近年来,全县共选派40余名干部到村(社区)挂任村主任(党支部书记)助理,选派20余名干部到重点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选派近60名干部担任县委特派员和科级特派员,选派70余名干部到县直机关跟班锻炼,先后选派50余名干部到县外开展招商引资,选派100余名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基层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通过多种途径锻炼,进一步丰富了干部工作经验,增强了政治素质,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重点工作锻炼。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干部参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程,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练品质、增长才干、创造业绩、提升水平。近年来,衡东县对新提拔的干部分批选派到信访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信访跟班,仅去年以来就有20多名新任科级干部被选派到信访局参与信访工作。
三、多途径使用,为年轻干部茁壮成长畅通渠道。一是坚持“任人唯贤”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不断加大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同时坚持“从经济发展一线培养选拔懂经济、善协调的干部,从农村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人民群众认可的干部,从艰苦环境一线培养选拔苦干实干、在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从维稳信访一线培养选拔能破解急难险重问题的干部”的“四个一线”选拔干部用人导向,最大限度激发干部谋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形成有效促进科学发展合力。二是推进竞争选拔力度。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开展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共公开选拔了乡科级正职领导干部2名,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32名。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既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平台,也为班子年龄结构优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县财政局、广电局、教育局、粮食局等县直机关单位也在中层干部中推行了竞争上岗制度。在全县真正形成了“以实绩论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积极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阶梯。三是积极优化班子结构。除平时个别班子调整外,抓住党委政府换届的契机,提拔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了班子结构。通过调整,乡镇领导班子形成了以30-45岁干部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初步在全县形成了老中青良性发展的年龄梯次结构。四是试行适岗测评机制。为了全面评价干部,对干部进行准确定位。我们在干部评价上坚持采用“多元化”的模式,创新性引入干部心理、职位匹配等诸多要素。我们组织对全县科级干部开展了一次职位能力匹配测评和一次心理素质测评。全面考量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和职位匹配情况。同时按照心理素质测试参照标准,对科级领导干部从业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依托心理素质测评,建立了干部心理素质信息库,及时对干部心理状况进行疏导。适岗测评机制的建立,为新任干部找准了自身的成长潜质,也为干部选任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素材。
四、多措施管理,为年轻干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坚持从严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对干部做到既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一是加强对干部的跟踪考核。结合日常管理、年度考核、后备干部考察和领导班子换届考核考察,对年轻干部的德能勤绩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全面掌握其锻炼成长情况。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积极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任免结合起来,对考核不称职的进行组织调整,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二是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帮带制度,并落实帮带责任制,坚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畅通沟通渠道,注意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任前谈话、征询谈话、诫勉谈话等方式,使干部有想法能得到及时倾诉、有压力能得到及时疏导、有困难能得到及时帮助、有不足能得到及时指出,为干部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是实行干部动态管理。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及在重大工作中的表现,通过建档立制,及时把优秀干部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对后备干部人选,结合各级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对表现优秀的及时提拔使用,把那些不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调整出去,及时挑选补充新人,实现后备干部队伍出入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