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芦淞区:“三个着力”推动干部交流常态化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0-19 18:09

干部交流是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有效途径。株洲市芦淞区以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稳步有序推进干部交流,充分激发干部潜力,为推动芦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着力摸清底数,找准交流方向。严守交流规定。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交流规定,梳理任职年限较长、经历单一等类型干部共40余人,对同一单位或岗位任职满10年的领导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分批次进行轮岗交流。严管关键岗位。利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政治建设考察等契机,精准掌握全区各单位关键岗位领导干部任职情况,有计划推动管人管财管项目的领导干部轮岗交流。严把专业需求。开展全区专业型干部调研摸底,梳理具有经济金融、农业农村、社会管理等专业型干部80余人,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配齐配强专业岗位。今年以来,结合干部队伍实际和干部个人意愿,推动54名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干部队伍结构逐步优化。

着力完善制度,规范交流程序。制定一般干部交流任职办法。制定五类干部交流任职操作办法,明确交流对象,设立交流条件,推动30名干部进行政策型交流、培养型交流、专业型交流、回避型交流、警示型交流。实行年轻干部挂职交流机制。结合全区干部队伍实际,分层次分批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专业型干部到国有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出台新提拔干部信访跟班学习制度。为提高全区新提拔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的能力,凡是新提拔担任副科职领导干部到区信访局跟班学习,全面掌握信访工作政策,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着力树好导向,畅通交流渠道。配强经济建设和基层一线。鼓励引导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培养锻炼,新提拔干部优先安排到到乡镇(街道)、重要经济部门任职。优化人大政协干部队伍。积极打破人大政协干部交流“二线惯例”,为人大政协配备“80后”委室正职3名、“85后”委室副职4名,1名委室主任“重返一线”担任政府工作部门“一把手”。加强横向纵向挂职交流。积极贯彻落实优秀年轻干部挂职大练兵有关规定,推动年轻干部“上挂下派”4人,从央企引进1名年轻干部到团区委挂职,转任1名“85后”乡镇长到区任职,有效盘活干部资源,激发干部工作活力和干事热情。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