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档案管理,推动解决基层党员档案管理基本建设不足、日常管理不到位、信息化手段落后等问题,岳阳县以农村党员档案“县级统管”为抓手,创新“三联审、三统一、三把关”工作机制,解锁党员档案管理难题,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三联审”,让档案记录更精确。制定出台《农村党员档案整理清查方案》,构建乡镇党委、组织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协同参与的“三联审”机制,为“县级统管”工作夯实基础。乡镇自审自查。推动15个乡镇194个村(社区)迅速完成村(社区)党员档案摸底、审核、整理、归档工作,分门别类建立台帐。结合全县乡镇改革、水库移民、自然灾害等重大因素影响,下发《农村党员档案统计清单》,将党员档案出现遗失、缺失和严重破损的标明列出,为后续统计归类做好充足准备。联合集中审查。抽调党性强、业务精的党建专干分批次对党员档案进行集中审查,仔细审核必要文书、程序条件、关键信息及规定要求等内容,筛选出有“硬伤”的党员档案,并要求补正存在瑕疵的档案,确保档案记录完整、程序合规。部门把关审核。按照专业要求,对残破缺页的进行技术性修复,对无意义的文书进行“瘦身”剔除,对确系无法辨认的重要文书,会同有关部门调阅其他文件进行佐证,或向关联人员了解情况,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份入库档案。
推行“三统一”,让档案管理更高效。以“减负、提质、增效”为基本思路,在管好的同时,推行“三统一”机制,着力提升查阅、转接和使用的效率。统一部门储存。坚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利用县档案馆场所资源,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添置功能设施、设置标识标牌、做好安全防护。同时,制定《岳阳县农村党员档案储存管理办法》,抽调2名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落实专岗专人、备案管理要求,加强任前培训、专业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保密意识。统一系统调度。利用信息化技术逐档扫描,同步建立电子、纸质“一人双档”,并与统计部门衔接,按照“一人一档一号”要求,统一按照行政区划编码进行登记;建立“党员档案管理系统”,配套制定查阅、借用、转接、保密工作流程,确保管理更加便捷、精确、到位。统一窗口服务。成立“农村党员档案管理中心”,安排党建业务、档案管理人员各一名,实行“AB”岗管理,负责档案室日常整理、档案转接、调阅以及安全检查等服务工作,用部门的协同合作换取广大党员和党组织的便捷便利。
落实“三把关”,让监督约束更有力。以“县级统管”为基础,落实“三把关”监督机制,为全面考量党员现实表现,为客观评价党员政治素养提供重要依据。乡镇党委把好“材料关”。每半年对党员现实表现材料、奖惩情况和其他需要放入档案的材料进行一次审核把关,对于需要变更的,及时向县委组织部申报,避免档案管理和党员管理“两张皮”。组织部把好“进出关”。根据《湖南省党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落实“凡转必审”要求,认真查验党员档案,及时向转入地、转出地进行双向反馈,把好出入关口,防止“带病”出入。对于借阅、调查档案的严格实行审批、备案和登记制度,采取电子档、纸质档“双印证”,严防篡改档案等行为发生。纪检部门把好“风纪关”。严格落实《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有关要求,对于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由纪检部门会同司法部门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全面清查党员违纪材料“应入未入”问题,探索将“廉政档案”与党员档案相挂钩,更好地发挥党员档案监督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