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镇: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0-21 17:36

太阳山下皆沃土,花木之乡遍生金。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镇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蓬勃的花木产业和优美的乡村环境,大力推进红色游、生态游和休闲游项目,打造了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

一、坚持党建引领,红色资源焕发新活力

“这里是‘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展示馆’,全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分为历史的选择、星火燎原、延河之光、二次结合、思想的春天等篇章……”9月30日中午,红烨红色文化园讲解员杨媛已略显疲惫,粗略算来,这已经是她当天接待的第5个接受红色教育洗礼的团队。据了解,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鼎城区石板滩镇红烨红色文化园迎来了旅游高峰,总经理田路说:“客房、餐厅每天都爆满。”

作为“中国译介马克思主义第一人”赵必振的家乡,革命烈士陈昌厚的故里和渐安暴动的发源地,鼎城区石板滩镇在发展红色旅游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石板滩镇党委顺势而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对接常德红烨必振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打造了红烨红色文化园。主景区占地面积1100亩,项目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建设完成以“两馆一中心”(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光辉历程展示馆”、“中国非公经济组织发展成果展示馆”、“赵必振文化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展示区,并配备有专业的红色讲解员团队,每年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约1600场,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

“这么好的红色资源,要利用起来,好好宣传出去。”宣传和推广家乡的红色文化是创始人田正立的初心所在。经过7年多的发展,红烨红色文化园已打造成为集乡村旅游、研学拓展、红色教育、特色旅居、窖藏酒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并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常德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德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等多项称号。今年,红烨红色文化园还注册成立了乡村振兴车间,与市农科院成立联合科研基地,打造了“红烨老坛”“十里田田”等多个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荣获8项国家生产专利。通过从带动就业、农副产品收购、土地流转等方面着手,为周边近200户农户架起“致富桥”。

二、推进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增添新动力

今年6月,鼎城区石板滩镇新壹家乌梅基地迎来了丰收季。500亩的基地内,漫山遍野的乌梅树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据了解,这片乌梅园原本是一片荒山。2010年,在石板滩镇党委的协调下,新壹家乌梅园流转土地500亩,引进了东魁、台梅、乌梅等品种,用当地的好山好水,孕育出香甜可口的乌梅,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近年来,鼎城区石板滩镇紧紧围绕“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因时因势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高标准发展农业观光采摘、花木种植销售两大产业,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方面,充分发挥近郊优势,着力完善配套服务,发展壮大乌梅、蓝莓采摘园、生态垂钓、休闲农庄等产业,带动乡村游、采摘游等绿色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毛栗岗村、荷花堰村、玉皇庵村为主建设万亩花木基地,打造“人在花中、房在绿中”的高标准核心林业示范区。

鼎城区石板滩镇是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年总产值约2.1亿元,是湘西北最大的花卉苗木产销基地,其中毛栗岗村花木种植面积达到4400余亩,各类花木200多种。当地的花木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2010年左右到达花木销售的顶峰。为顺应市场发展变化,石板滩镇党委多次组织种植户外出考察学习,引导花木种植从单纯的绿化花木往观赏花木转型,培育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大的造型花木和精致盆景,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你看,这是赤楠,造型赤楠比一株普通的赤楠树价格要贵十几倍。”村民张世纯是观赏花木种植的“先行者”,如今,他专攻造型赤楠、金弹子的栽培,大型树桩盆景和小型盆景已初具规模,销售状况明显好转。放眼全镇,苗木品质显著提升,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三、做实生态文章,休闲旅游释放新潜力

近年来,鼎城区石板滩镇党委紧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依托本土资源和近郊优势,深耕休闲旅游新业态,打造了德云农庄、湘联非遗文化基地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德云农庄依照竞赛标准,建成了约200多个钓位的生态垂钓区,成为常德市钓鱼运动协会竞训基地,每年多个钓鱼赛事在此举办。湘联木业以非遗文化为核心,深挖文化内涵,打造了常德湘联非遗文化名人馆、“桃源工”艺术博物馆、廉政园区大会堂等项目,成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开展主题教育的首选地之一。

这两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打造和成功运营,得益于当地对生态环境的大力保护。在石板滩镇党委看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干净整洁的新农村是发展休闲旅游必须攻克的堵点和难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石板滩镇强力推进石煤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充分发挥石煤矿区“三大基地”的教育警醒功能,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生动案例。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以毛栗岗村、拾柴坡村、兴隆桥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幸福屋场建设,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营造文明乡风。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创新性开展“敲锣行动”,给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的农户敲锣送上“最清洁”的大红色牌子,给卫生状况不达标的送上“不清洁”粉红色牌子,“爱护环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逐渐浓厚,村民素质和农村“颜值”不断提升,生态优势逐步向发展优势转化。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