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坚持党建引领 不断强化清廉乡村(社区)成色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0-26 18:26

今年来,涟源市坚持以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主线,围绕“党建带家建”具体要求,紧紧抓住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强化监督制约保障,大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四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与五构(构建清廉村社党组织、构建清廉信访、构建清廉监督机制、构建清廉屋场楼宇、构建清廉家庭)融合的清廉乡村(社区)治理体系。

坚持目标导向,锚定风向创建。印发《涟源市清廉乡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分三步走的创建路径,各乡镇街道利用一年时间,打造2-3个具有清廉乡村(社区)示范创建样本并逐年推进;到2025年清廉乡村(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并基本成型,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机制更加健全,党员干部廉洁意识明显增强,农村三资管理、基层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更加有效;到2035年,全市清廉乡乡村(社区)建设各项制度机制成熟定型,无上访乡村(社区)全面建成,乡风文明,家风清廉,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突出法治思维,健全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村(居)民代表队伍建设,506个村(社区)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出清廉村居公示栏,广泛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议事活动,推动群众在政策宣传、舆情反映、为民服务、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完善集体“三资”监管,落实村级财务支出 “三审三签”(审批、审核、审查)制度,探索构建农村集体“三资”和到村各类财政、捐助等资金运行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监督制度。不断规范小微权力阳光运行,全面深化“小微权力”清单化运行制度,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实行权力清单内容、规章制度、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五公开”,创新公开形式,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手机移动端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

突出队伍建设,强化内容创建。抓紧构建清廉村社党组织,以政治建设考核统领村级班子建设,全面开展村社两委换届“回头看”,对全市506个村(社区)3749名村(社区)干部和1154名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政治建设考察和分析研判,对全市不合格、不称职的25名村(社区)干部予以调整撤换,其中撤换党组织书记9人,切实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抓实党建“最小单元”覆盖,在疫情防控一线、森林防火一线、项目建设现场组建临时党支部323个,开展“两新”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今年已新建41个两新党组织,新覆盖非公企业73家、社会组织2家,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覆盖率达64%,社会组织覆盖率达73%。在易扶安置点、城市小区等最小管理单元开展党组织全覆盖,推动阵地建设达标升级。抓细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着力整治城乡基层治理突出问题,配合公安机关持续强力打击电诈、涉毒、非法宗教等违法行为,对38个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整顿,预计于10月底前完成验收,实现全市489个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清零”,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党建带家建”,丰富清廉底色。印发《加强家庭建设促进基层治理实施方案》《加强家庭建设促进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聚焦“党建带家建”九大重点任务,对照工作清单,压实责任,按时间节点推进工作落实落地。遴选32名优秀宣讲人才建好了市级家风家教师资库,着力打造杨市镇、枫坪镇、古塘乡3个娄底示范乡镇、古仙界村、板桥社区、熊家村、石门村、川门村、三角村、罗家桥社区、新玉峰村、新石桥村、珠璜村、桐柏村等11个示范村(社区)及李聚奎故居、乐恺堂、三甲太义图书馆等3个示范基地,开展家庭建设评比,选树一批好的清廉家庭典型,大力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和群团组织重要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加强家庭建设,树立良好家风,推动形成加强家庭建设促进基层治理新格局。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