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远县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主线,通过“四轮驱动”统筹发力,实现两新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推动两新党建高质量发展。
强化工作保障,蓄“红色动能”
构建灵活管用、务实高效的制度体系,着力破解体制不顺、责任不实、机制不灵等难题。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建立“1+3+N”组织管理体系,“1”,就是县委,负责全县两新党组织的统一领导;“3”就是县两新工委、县民政局、县市监局,负责统筹指导全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N”就是在工商联、教育局、卫健局等单位成立行业党总支,负责抓好各行业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具体主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两新党建格局。二是强化力量配备。配强精通党建、精通管理的“双通型”两新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强两新党组织书记的培训,2020年全省两新组织党员轮训示范班在宁远举办,经验做法被省委组织部向中组部推介。选派140名党建指导员,深入支部开展“送政策、稳增长、促发展”服务350余次,入企宣讲5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1个。大力实施“双培”工程,建立党员跟踪培养和结对培养制度,给培养对象交任务、压担子,变“自然成长”为“帮促成长”。全年共吸收积极分子126名、发展对象78名、预备党员15名。三是强化经费保障。落实两新党组织缴纳党费全额返还政策,采取财政投入、单位配套、企业捐赠等形式,多渠道筹集经费,为两新党组织建设提供基础保障。2021年县财政共列支210万元作为两新党建经费,对每个新建支部拨付5000元启动资金,对95个党支部书记根据考核每月发放300-500元工作补贴。
夯实组织基础,筑“红色堡垒”
开展“两个覆盖”攻坚行动,着力破解家底不清、覆盖不足、质量不高等难题。一是摸底数。力求精细、精准,根据市监局、税务局等部门筛选核查及市级反馈企业名单,从县委组织部、县工业园、市监局、民政局等15个单位抽调20人成立5个工作小组集中办公,采取发放统计表、实地调研、电话核实、数据比对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县8人以上登记在册的970余家非公企业和230余个社会组织开展两轮精细摸排,排查出近120余家在册但未正常经营的“僵尸”企业及35家未正常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二是抓覆盖。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采取挂靠组建、区域统建、行业联建、楼宇共建等多种方式,对符合建立党组织的做到应建尽建。今年以来,成立互联网行业总支1个、两新组织党组织30个,其中从业人员50人以上企业48家。截止目前,全县纳入台账管理的的非公企业840个、社会组织196个,建立两新党组织160个,分别覆盖非公经济组织470个、社会组织190个,社会组织覆盖率达100%。三是促规范。坚持动态化摸排和常态化组建相结合,对于“空壳”企业、“僵尸企业”和名存实亡的“两新”组织,以及党组织工作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到位、党组织书记能力不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按照“一支一策”开展清理、整顿、提升。累计完成10个“两新”领域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提升,完成17个非公党组织、13个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创新比创载体,搭“红色擂台”
分类施策,着力破解聚焦不准、举措乏力、示范不强等难题。一是育典型。根据市委两新工委下发的标杆计划,针对园区、医院、学校等不同行业特点,通过党组织自评申报、行业部门推荐、组织部综合评定等步骤,筛选出19个具有示范效应、发挥作用明显的党组织进行重点打造。湘南医院党支部等4个两新党支部被评为永州市首批“两新党建标杆党组织”,湘南明德学校党支部被市两新工委推荐为湖南省首批“两新党建标杆党组织”。二是建联盟。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派出160个县直机关党支部“一对一”联系两新组织党支部,建立联建例会制度,服务企业发展。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与裕宁电子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座谈会,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参观公司支部活动室,对照党支部“五化”建设标准,共话党支部“五化”建设计划。年初开工复产时帮助招工200多名,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三是优服务。升级“保姆式”为“妈妈式”服务,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增强企业在园区投资发展的信心。在工业园区,深入推行驻企特派员、“我来跑”代办服务队,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难点”,积极帮助做好项目审批、用地报批、招工用人等工作,做足服务企业功课,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已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845场次、受益群众1万人次;收集整理问题275个,梳理交办需县级解决问题127个,满意率100%。
突出作用发挥,显“红色效益”
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搭平台、架桥梁,着力破解互通不畅、共建不实等难题。一是融入基层治理。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融入农村、社区基层治理,主动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着力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的物业管理难点、痛点问题。组织动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467人,组建62支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志愿服务。积极发挥小哥“移动探头”作用,推动小哥到社区网格报到,将167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编入社区“流动网格”,参与基层治理活动,解决实际治理问题102件。二是参与疫情防控。引导和动员“两新”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切实增强疫情防控合力。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63名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下沉各企业,引导工业园区、复工复产企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各企业设立共产党员服务岗107个,442名党员主动参与协助联络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争当“战斗员”“宣传员”和“组织员”。三是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以“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的模式,70家非公企业与90村结对共建,谋定共建项目106个,总投资6700多万元,带动就业3200余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0余多万元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