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针对基层干部新人较多、业务不熟,教育资源不足、上课形式单一等现状,推行基层党员“点菜下单”、组织“送课下乡”的教育培训模式,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喜爱和欢迎,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出题,党员“点菜下单”。坚持“需要什么送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采取问卷、走访、驻点联系群众等形式,深入村(社区)等一线基层调研,精准掌握党员学习需求和参训意愿。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与基层党组织共同制订切实有用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根据专题邀请师资,提前备课,做到党员有“需”而来,教师有“备”而讲。
备课,组织“送课下乡”。县委组织部根据基层党员需求,围绕政治建设、党纪法规、乡村振兴、干净干事等方面,科学设置课程。统一制作配送《六位支书一台戏》《我是崖上一棵柏》等教育片;统一安排《中国共产党章程》《农村工作条例》等党的理论课程。同时,坚持因材施教,设置《农业创收》《水果栽培技术》《集体经济发展和加强财务管理》等实用课程。
建库,教学“资源共享”。从党政机关干部、基层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党校教师、专技能手等党员群体精选师资,建立师资库。统筹利用党建阵地,统筹考虑设立乡镇教学点,共享培训经费、师资、教材等资源。针对基层党员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广泛采用基层党员听得懂、易接受的案例式、体验式等形式进行培训,通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释,保证受训党员喜欢听、学得会、用得上。
授课,乡镇“集中施教”。各乡镇召集区域内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培训。各乡镇党委书记以“理清农村发展思路、明确任期目标、村干部岗位职责”为题上台授课。各乡镇纪委书记以“村干部履职注意事项”为题上台授课。同时,各乡镇选取1—2名村党组织书记,总结本村特色亮点工作,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介绍、实地观摩、案例剖析、讨论交流等方式,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高质量、接地气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