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澧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以绩效管理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虚”变“实”、责任由“软”变“硬”,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清单化明责,确保基础工作“过得硬”。一是建立“任务清单”。坚持每年初下发全年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帮助基层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每月下发工作清单,对“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等日常工作明确考核要求,持续加压加力;每季度下发县级领导党建工作提示清单、党组织书记工作提示清单,细化量化从县级领导到乡科级“一把手”、从机关干部到村干部的党建工作职责。二是建立“问题清单”。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问题清单,提出整改要求,督促立行立改,并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作为下次督查的重点内容,对整改不用心、不到位的,由分管副部长约谈单位党建工作负责人。三是建立“成绩清单”。实行“清单+督查+通报”工作机制,对每次督查结果量化打分并排名,排名结果在全县通报,并将历次排名结果登记在册,年底据实结账,做到既揭短亮丑,又保证最终考核结果公开透明、公正客观,鲜明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导向。
二、常态化调度,确保平时工作“抓得紧”。一是实行领导联点制度。由党员县级领导带头,领办基层党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各类联系点30多个,每年深入各联系点现场办公6次以上,每次至少解决1个实际问题;县委组织部实行部领导包片、干部包点制度,全方位加强工作指导;要求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均参照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确保将工作压力传导到了每一个基层党组织。二是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集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县直单位分管负责人召开工作例会,参会同志围绕本乡镇、本单位党建工作谈进展、谈举措、谈成效、谈问题、谈打算,通过集中“晒”工作、“亮”成绩,倒逼全县党务工作者真抓实督基层党建工作。三是实行办点示范制度。按照单位申报与组织选定相结合原则,每半年选择一个党建工作成效较好的单位召开现场会,既学习观摩对标先进、也交流对比督促后进。对承办单位,在年底考核中给予相应加分,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良好氛围。
三、最大化投入,确保各项保障“跟得上”。一是保障阵地建设。结合党支部“五化”建设相关要求,聘请专业机构制订了村(社区)、机关和两新组织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视觉识别系统,对各类标识标牌、制度牌、背景墙等,在颜色、制式、内容上进行统一规范,对党旗、党徽、红旗等的悬挂及摆放位置进行统一规范,并将各类阵地的建设、布置及使用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范围,督促各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好管好用好党建活动阵地。二是保障工作力量。从乡镇(街道)、县直单位遴选7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覆盖全县所有两新组织。为160个村(社区)各选配了1名30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建联络员,相关待遇根据年底党建工作考核结果按照不同等次发放。明确要求乡镇(街道)组织委员专司基层党建工作,配备的党建专干须在3人以上,切实保障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三是保障运转经费。足额保障基层党建、党建联络员、智慧党建、两新党建、农民大学生培养等专项工作经费,稳步提高村(社区)干部薪酬待遇,工资每月按时按标准打卡发放。健全落实民主议事、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制度,要求各级党组织每半年公示一次党建工作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组织、财政等部门定期对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落实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工作经费专款专用、规范有序、合理支出。
四、科学化考评,确保激励机制“用得活”。一是优化考核制度。分类制定机关单位、村(社区)、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党建工作考核细则,并将平时考核、专项述职、集中考核、实绩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平时考核占40%,专项述职占25%,集中考核占25%,实绩分析占10%。对特色亮点工作受到上级部门推介的,按中央、省、市等不同层级适当加分,切实增强考核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二是改进考评方式。创新使用《党支部工作手册》,将各类党建资料整合成一本“小红书”,为基层瘦身减负。将“四不两直”贯穿日常考核及年底考核全过程,督促基层党组织把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实地考核调研除查阅纸质资料外,还通过智慧党建线上评估、发放调查问卷、电话随机抽查等方式进一步检验实际效果,防止少数基层党组织蒙混过关。三是用好考评结果。将基层党建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并作为各基层党组织及党务工作者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由组织部长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每年底从全县范围内评选出10个基层党建红旗村(社区),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每个红旗村(社区)5万元绩效奖金,有效激活基层大抓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