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选优配强打基础 乡村振兴后劲足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1-01 15:56

“那丘村的4名村干部对本村的发展规划一目了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信心满满。你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全县各乡镇的班子成员,谁能讲出你们本乡镇的规划思路?”永顺县委组织部在高坪乡那丘村组织的“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试点现场会上,听了那丘村妇女主任田春红在村规划图前全程脱稿汇报的本村发展规划以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向余清深情一问,让在座的23名乡镇干部面面相觑。高坪乡党委书记邓发明郑重地说道:“学习二十大,我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搞乡村振兴来不得半点虚招。近年来,那丘村坚持在选优‘四个一’上下功夫,打好基础,持久发力,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效。我们欣喜的看到,该村乡村振兴活力四射、后劲十足。”

02.jpg

选强一个班子。乡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那丘村是一个偏远封闭的土家山村,2016年整村脱贫后,村里的底子还不够厚实,班子建设还比较弱,上一届班子成员平均年龄70岁,村支两委和党员队伍信心严重不足。在高坪乡党委的具体指导下,那丘村根据本村现实情况,在广泛征求村民群众的意见后,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不仅在村里的、在外务工的、大学毕业的、部队退役的,还是已出去的乡贤能人,只要有家乡情怀,愿意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都可以报名参选。经过层层选拔,组织考核审定,2020年12月底,依法依规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新的村支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0岁,既有留守在村的,又有从大城市回来的;既有做工程的,又有部队退役的;既有懂农业技术的,又有3人懂电脑基本操作。班子搭配比较合理,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大力提升。一年多来,在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该村“五个振兴”全面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村群众纷纷表示,看到了村干部的新作为,看到了那丘村发展的新希望。

选准一条产业发展好思路。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直以来,找不到一个有规模有质量的好产业,正是那丘村的痛点。全村仅有400余亩猕猴桃,近千亩油茶一半以上是新开垦的,家家户户都搞了一些养殖,产业规模很小,基本都拿不出手,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赚钱养家。如何解决产业之痛,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出全村存在“六有六无”优劣势,大家一致认为,那丘村要发展产业,必须因地制宜,依托资源、谋划长远。根据那丘村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制订了“2+5”产业发展规划,即:重点发展烟叶和文旅2个主打产业,猕猴桃、松茸菌、养殖、加工业、酸菜等5个辅助产业。仅仅一年多时间,那丘村烟叶生产就由150余亩发展到近700亩,为村民增收300余万元。该村的文旅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规划,从第二十一代土司王将该村定位为“中国情侣第一村”入手,挖掘修缮了“月老石”“月老亭”“中国情侣码头”“中国情侣栈道”“百年情侣桂花树”等大量的文化元素,得到全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河南、山东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仅2021年底引进的赤松茸菌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创收就达近30万元,全村群众尝到了优质产业发展的甜头。

03.jpg

选对一套治理方案。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也是最费心费力又费钱的事。为确保村级治理的实效,该村坚持“四个强化”。一是强化自治功能建设。坚持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制机制,在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等方面功夫,设立村民议事厅、微信议事群等,拓展村民议事协商平台。二是强化民主决策管理。规范村务民主决策程序,村委会分别制定了全村人、财、物管理办法,尤其是规范了村集体经济投入、开支审批流程,规定凡是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和“三重一大”事项,严格按照“群众提、村委议、联席会审、支部决、代表监、公示看”六步走,实行阳光运作,其整个过程和结果公示公开,真正做到了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三是强化群众主体意识。针对存在的乱砍乱伐多、赌博多、游手好闲多等现象,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致认为,必须打破村民普遍的“静默”状态,要动员大家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制订《村规民约》和《落实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办法》,将村规民约中提出的15大项320小项内容逐一对应积分,采取每周一报、每月一审、每季一兑现、每年一评选的方式,对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移风易俗等文明新风,支持乡村振兴、支持村支两委工作、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每周由村民、组长、党员进行提报,每月由村积分制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验证,建立台账,每季度可以将积分兑换成洗衣粉、香皂、大米等生活用品。每年底,依据积分情况,评比表彰最美那丘人、最美农家、最美乡贤、最美村组干部、最美致富带头人、最美荣誉村民等“六个最美”,让正能量满满,乡村治理呈现新的发展格局。四是强化文明村风建设。坚持“理念先行、人人参与、渲染氛围、文明创建”的工作思路,狠抓村风文明,及时将本村乡村治理情况和党员干部及群众所做好人好事等,在村民微信群众和村广播播报,并向各界媒体进行推介。成立那丘村文艺表演队,创作乡村振兴唱词,利用农闲组织开展唱土家阳戏、三句半和打“三棒鼓”、跳摆手舞的培训和排练;恢复土家拦门酒、长龙宴,举办乡村夜间“村晚”,让乡村文化更加接地气、聚人气,让人记得住乡愁 ,增强村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村民参与乡村事务和文体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全村打牌赌博、坑蒙拐骗等陋习得到较好遏制,文明村风逐步形成。

选优一批致富带头人。产业强不强,要靠领头羊,依靠“头羊效应”,落后山村方可破茧成蝶,充分激发发展活力。村干部是本村发展当仁不让的领头人,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一对一结对帮带,每次外出协调资源、进村入户走访,都要带着村干部一起去,耳濡目染地教村干部做事,培养他们的发展思维和能力。工作队还在自己作示范的前提下,要求每个村干部熟悉全村的乡村振兴规划,指导村干部写汇报材料,外面来人由村干部轮流脱稿汇报,靠一根作战指挥棒、一张乡村振兴规划图,就要把全村乡村振兴工作思路汇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村支两委干部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谋发展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04.jpg

工作队还制订出人才振兴计划,注重培养锻炼人才。明确凡是工作队引进的项目,只要资质没有明确要求的,都承包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来做,由牵头的村干部或者能人提计划、写方案、报审批、亲实施,遇到问题,工作队再进行督办、指导、协调,让村干部和能人在实践中磨砺,培养独挡一面的能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对有致富头脑的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还有的放矢拿出针对性的培养措施,指导村妇女主任田春红牵头,发动村里的能人成立种养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占股分红,与企业合作打造那丘村农特产品品牌。工作队队员轮流带着合作社成员跑市场找资源,一起开直播平台,并将那丘村莓茶、山茶油引进到湖南烟草636直营店,几个月下来,田春红熟悉了合作社经营的全套流程,成为乡村致富的“小灵通”。全村把5名致富能人培养成入党发展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