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坚持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以中医药发展联盟建设为抓手,依托“爱在中医”党建品牌,有力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打通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联盟建起来 就医更方便
“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名中医的诊疗服务了,真是太方便啦。”家住芙蓉区荷花园街道的李女士高兴地表示,现在只要她和小孩身体不舒服,就会去卫生服务中心先中医药治疗,极大地提升了她和家人的就医体验。而李女士正是中医药发展联盟建设以来众多受益群众中的一员。
2020年11月4日,医院与芙蓉区卫生健康局共建中医药发展联盟,骨伤科、临床药学等8个党支部先后与芙蓉区荷花园社区等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积极对接芙蓉区辖区内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需求清单”,共同制定了《中医药发展联盟实施细则》。围绕“中医名医工作室”建设、“名中医”坐诊、推广基层“健康驿站”等共建目标,逐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靶向对准了“老百姓看病难”这一痛点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党员动起来 服务更贴心
“这个义诊活动好呀,平常很难挂上号的名中医都来免费帮我们看病了,而且这些志愿者也会给我们讲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也能用得到哩!”在火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70岁的邹奶奶笑容满面,向党员志愿者们竖起了大拇指。
这群身着红马甲、来回忙碌穿梭的党员志愿者来自于长沙市中医医院的各个党支部。医院党委贯彻“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这一原则,依托支部结对共建,锻造了这一支冲锋在前、扛责在肩的党员“轻骑兵”,唤醒党员服务作为“红细胞”,进一步畅通了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毛细血管”,激活了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
截至目前,党员志愿者定期开展中医健康大讲堂、中医文化进社区等共建活动,开展爱心义诊54次、健康讲座32次,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先后派出7批次共计300余人奔赴芙蓉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并积极推广防疫汤剂、香囊、药茶等中医药服务,筑牢了辖区内居民生命健康“防护墙”,助力基层中医药服务“提质增效”。
队伍强起来 业务更精湛
“这些菊花注明是杭菊,但混有不同产地的菊花,品相也不好,不能要”。湖南省名中医药师邓曼静摩挲了下手中的中药饮片,悉心指导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师分辨药材质量。自中医药发展联盟成立以来,作为医院的业务骨干,邓曼静会定期去芙蓉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人才培训指导,积极推广中医药技术。这幅动人的“师带徒”图景,正是中医药发展联盟用心培育基层中医人才队伍的一个小小缩影。
医院党委始终将“聚才为要”四字作为解锁高质量发展大门的金钥匙,高度重视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师承带教、以老带新等方式,锻造了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红色中医“骨干”队伍。
截至目前,长沙市中医医院组织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等各类培训30余次,培训基层中医药人员650人次,使基层中医师掌握了6类1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新技术5项,组建了一支兼具业务能力和党性修养的中医药“生力军”,将“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大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延伸了中医药的发展和使用范围,形成了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辖区内居民真正获利的“三赢”局面。